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大美医者(2017年7月归档) > 候选人展播

刘文英:我爱孩子,儿童医学就是我的第二生命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6-08-22 】 关闭

logo

刘文英,男,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小儿外科主任。作为享誉全国的小儿外科专家,多年来他帮助很多先天性胸腹部畸形的孩子恢复健康;他总是尽力替患者省钱,替患者着想,赢得一致赞扬。

醉心儿童医学终身为患儿服务是他最大的幸福
2010年4月,刘文英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调入四川省人民医院,任刚刚成立的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他说:“成立儿童医学中心,将小儿内、外科整合起来,临床中有交叉的可以互相协作,科研上也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这对儿科专业发展有很大的意义。”工作千头万绪,刘文英每一分钟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用。
在他的带领下,短短3年时间,科室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业务不断扩大,工作量、范围及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也不断扩大。病员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科室学科的梯队初步建立,还获得2项科研课题基金、发表40多篇论文,开展部分基础实验研究。
他在西南地区率先开展了微创漏斗胸及鸡胸矫正手术,并独创非胸腔镜辅助的微创漏斗胸矫正手术在全国宣传推广、到国内外交流,数次在国际会议交流代表中国发言;首次成功建立血管瘤的动物模型,并进行临床和基础的系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并获得部、省级科研成果奖。他在先天性膈疝方面的临床工作和研究也取得瞩目成绩。
刘文英说:“我爱小孩,儿童医学就是我的第二生命。终身为患儿服务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和幸福。”
固执坚守职业操守人们为他写下感激和赞扬


 

儿科患者多是自费病人,刘文英总是为他们精打细算。凡是凭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可以确诊的,就尽可能让病人不做其他检查;凡是一般药能解决问题的,绝不开贵重药;遇到家境贫寒的患儿,总是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方便,节约费用,并经常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在刘文英的时间表里,从没有上下班之分,“医生的天职,就是救人于痛苦危难之中,如果硬要在八小时内外,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界线,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他如是说,更如是为。
作为儿童医学中心主任,他要做的事情太多,然而不论工作再忙,他都主动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回答网络上病员的提问。许多患儿家属通过他的指导找到了有效的治疗方法,免去了长途奔波之苦。
在刘文英的带领和影响下,科里每一位医师都建立了个人网站主页,积极义务回答问题、接受咨询。
在刘文英的个人网页上写满了感激和赞扬——

 

“我的孩子屁股洗破后溃疡,在别的医院看了也不见好,后来在刘主任的指导下用温盐水泡,刘主任仔细交待了盐水的比例、泡的时间和注意保持干燥等有关事项,未开任何药,没花一分钱,治疗如此经济实惠。”
“刘教授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这在当前的社会中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跨越2000公里救助出生5天的藏族女婴
2015年新年的第一天,36岁的藏族妇女德吉在西藏拉萨一家医院生下了女儿小丹增,却不幸查出孩子患先天性食道闭锁。医生告诉德吉,“如果3天内不能手术,孩子将有生命危险。”当地没有手术条件,也不知道哪里可以救治,当地医院负责人立刻想到了刘文英。
刘文英得知消息后立刻为迎接小丹增做好了准备:开辟绿色通道,腾出监护床位,安排术前事宜。然而,根据民航规定,出生未满14天的新生儿不能乘机。当得知孩子不能登机、家属准备放弃之际,刘文英决定组织专家团队到高原进行手术。
与此同时,针对小丹增的特殊情况,中国国航西藏分公司决定开辟生命绿色通道。36个小时,跨越2000公里,小丹增终于来到四川省人民医院。
经过详细的术前检查,刘文英召集儿科、小儿外科、胸外科、心脏外科、麻醉科进行了术前讨论,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麻醉科、手术室也安排了技术骨干配合手术。1月5日下午1时,在各科室的通力协作下,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小丹增的“临时妈妈”姜子珍看到小丹增一天天好起来,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也能当一个好医生。”
求知不止,诲人不倦他是最没架子的老师和科室领导



从一名普通医生到知名专家,刘文英坚持接诊好每一位患者,准备好每一次查房,记录好每一份病历。作为科主任,他与同事合用一间办公室,与年轻医师们一起讨论工作和学习。“他是最没有架子的老师和科室领导。”年轻医生们说。
行医30年,他将自己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他先后培养毕业了多名小儿外科博士、硕士研究生,辅导了许多进修生、医学生,他们当中许多已是各地、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或单位、部门领导,还有人已经成为小儿外科的著名专家。他们在一起时常常说:“刘老师培养出了我们,他的学习精神、工作作风、做人品德让我们终身受益”。
刘文英在全国儿童医学领域享有极高的声誉,同时作为四川省政协委员,他不遗余力地为儿科这个专业鼓与呼。 在他看来,声誉、头衔都算不了什么,唯有病人和他热爱的医疗事业才被他视为头等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