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万籁寂静,中药房失去了白日的热闹喧嚣。不一会儿,不知是谁发出了声,“哎,太无聊了,我们来唠一下嗑吧!”原来是一向喜欢热闹的甘草,它提议道。
随后,长者人参开口道,“那我们今天来一场竞赛吧,我来出题,你们来回答!”
许多中药听它这么一说,都纷纷赞同。
不久,大家异口同声道,“我们准备好了,您出题吧!”
人参随口说到,“好,先来一个简单的热热身,中药需要浸泡吗,用什么水?”
杏仁马上抢答到,“要浸泡半小时左右,用冷水。”
人参满意的点头,“不错,如果不浸泡的话,有效成分不容易熬出来。中药中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油脂、无机盐等成分,如果直接加热煎煮会使蛋白质凝固、淀粉糊化,进而阻碍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溶解。这也是为什么要用冷水浸泡的原因。
甘草按捺不住地说,“还有,泡药的水不能倒掉了,不然营养成分就跟着倒掉了,那就可惜了。”
人参点了点头,接着说,“第二个问题,如果熬药过程中,发现水少了,可以直接再加入冷水熬吗?”
白附片想都没想,大声吼着,“不行,不行,特别是像熬我们附片这种药,千万不要在中途加冷水,这个又不是煮面条。”
大家看着白附片激动得脸都变红了,就劝它悠着点。
人参见状,清了一下嗓子,“附片老弟,你说得没错,不过你这个急性子可得缓缓,免得血压升高了。”
人参见附片不好意思地笑了,接着说,“煎煮中药,加水要一次性加够,不可中途加水,否者会影响药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如附片这类药物,中途加水,反而产生毒副作用。”
甘草见人参不说话了,马上接着说,“中药熬糊了,也不能喝,因为被熬煳的中药,有效成分已经发生改变,药效就会降低或消失,也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及副作用。”
大家都为甘草鼓起了掌,喜欢热闹的它,简直是气氛担当。
掌声停止后,人参接着说,“那么中药一般熬几次呢?是不是越多越好?”
茯苓笑着说,“为了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一剂药最好煎煮3次,花叶类或小的、薄的中药为主的,至少也应煎煮2次[3]。所以中药不是熬的次数越多越好,超过3次,有效成分就很少了,还浪费火和时间。”
人参点了点头,“回答得很全面!最后一个问题,中药什么时候吃,能与西药一起服用吗?”
大家一时沉默了,因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不同的病,服用时间是不一样的。
远志见大家都不回答,就慢悠悠地说,“一般来说,最好饭前一小时服用,这样方便药物吸收。如果是滋补类药物,最好空腹服用;如果是驱虫药,适合清晨空腹服用;如果是帮助睡眠,可以在睡前服用。另外,中药里面含有很多化学成分,为避免与西药发生反应,降低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所以中药与西药需要间隔服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在中医药师的指导下服用。
远志刚讲完,一些中药就赞叹道,“不愧是中药界的智多星呀!”
最后,人参发话了,“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不断继承与发扬。方能发挥更大的价值,解除人们的疾患。”
大家又纷纷讨论了许久。不知何时,中药房终于彻底安静了!
注:图片为作者原创!
作者:李蓉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中药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