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医改专栏

四川省创新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成效突出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20-09-30 】 关闭

logo

  近年来,四川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决策部署,全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化,有效缓解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问题。
  一、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一是积极争取纳入省委省政府工作布局。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四川省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从7个方面确定了23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在2019年省委经济工作会上,省委书记、省长同时强调,要加快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在省委、省政府多份重要文件中,均将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纳入统筹部署。
  二是建立健全示范省建设推进机制。举办示范省建设专题培训班,对各地、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动员。委分管领导亲自参与省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解读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努力营造良好氛围。与省直相关部门建立定期会商机制。将示范省建设主要指标纳入统计调查制度,每月采集和研判全省进展情况,通过现场督导、挂牌督办、通报约谈等方式推进落地落实。
  三是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推进机制,筛选确定了成都等12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市州,率先开展试点示范,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以点带面促进示范省建设。
  二、突出便民惠民、融合发展,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格局
  一是大力推动便民服务。指导和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拓展服务空间,在看病流程上做“减法”,在就医体验上做“加法”。截至目前,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累计开展预约挂号7060.73万人次,线上支付1.02亿人次,检查检验结果在线查询9718.62万人次。整合省内在线医疗服务资源,建成统一的省级医疗健康在线服务门户——“天府医健通”,提供“一站关联、一键查询、一网通办”服务。截至目前,“天府医健通”已接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223家,点击量3161万次,累计提供在线服务145万人次。
  二是推进远程医疗协同服务。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省共建成远程医疗协作网153个,覆盖22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三级医疗机构和88个贫困县覆盖率达100%。累计实现远程会诊108.02万人次,远程影像诊断507.08万人次,远程心电诊断279.08万人次,有效缓解了贫困偏远地区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
  三是积极推动互联网医院发展。将发展互联网医院纳入对各市(州)的业务指导,明确全省互联网医院的准入条件、审批指南和审查细则。配合省医保局公布我省第一批“互联网+”医疗服务项目试行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支持互联网医疗发展。全省已审批设置43家互联网医院,累计提供网络咨询77.97万人次、网络复诊13.72万人次、开具电子处方4.08万单。华西医院互联网医院、华西第二医院互联网医院日均互联网诊疗分别达1500、1000人次以上。
  四是推进智慧医院建设。2019年正式启动智慧医院建设,明确智慧医院评价体系和评审细则,并将智慧医院评审结果与医疗机构等级评审相衔接。今年全省共103家医院申报首批智慧医院评审,目前正有序组织评审。在三级公立医院探索建立信息首席负责制,参照医院班子成员副职待遇确定其绩效工资水平,加强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谋划与管理。
  五是全面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全省统一部署,明确要求“6月1日起全面启用电子健康卡、停发院内就诊卡,9月1日起将电子健康卡作为线上线下服务介质、停用原有各类院内就诊卡”。不少市州将推进电子健康卡“一卡(码)通用”作为2020年民生实事,推动电子健康卡在挂号、就诊、缴费、检查检验、住院登记等诊疗环节的融合应用,推动实现“无卡就诊、扫码就医”。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发放电子健康卡2306.5万张,持卡就医3187.8万人次,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307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脱卡就医”。
  三、强化全网监管、全程留痕,助推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立省级互联网医疗健康业务监管体系。打造省级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建立网上备案机制和数字身份认证机制,有效确保医疗机构信息备案可信、医生信息备案可信,和诊疗服务记录真实性、行为不可抵赖性和电子数据合法性。通过对接互联网医院服务平台,对服务产生的数据全程留痕、可查询、可追溯。已有88家医疗机构、3100余名医务人员开展网上备案,55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数据信息对接。
  二是建立互联网+医疗卫生行业监管体系。建成四川省“医疗机构、医疗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系统,构建集“数据分析、督促整改、现场核查、裁定判决、责任追究”为一体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体系。目前,已接入医疗卫生机构7125家,全省累计筛查疑似问题线索67.99万条。“四川推进医疗服务全程精准监管”成功入选2019年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建成疾控机构、疾控人员、疾控工作“三监管”信息系统,对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和工作绩效进行综合监测、分析、预警,正在部分省、市、县疾控中心试点运行。
  三是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创新出台《四川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管理办法(试行)》,促进和规范我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成立“四川省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搭建四川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分析平台,已汇集医疗服务、疾病防治、人口家庭、电子健康档案等110亿条信息,开展患者转院或跨级就诊、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中医辅助诊断、产儿科疾病预测、肿瘤疾病筛查等方面应用研究,探索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个人健康画像。
  四、加强责任担当、主动作为,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一是紧急研发应急调度平台。组建技术研发团队,3天内快速上线运行“四川省应对新冠肺炎卫生应急调度管理平台”,对全省226家定点救治医院的医疗资源状况、257家定点及后备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信息和5697家医疗卫生机构防疫物资情况进行在线监测管理,为我省紧缺医用物资及时调配使用、防控信息服务跟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及时开展精准救治。利用5G等信息技术,统筹调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形成快速调度、多方参与、全域会诊、共同协作的省市县三级远程会诊运行机制。累计完成重症、危重症患者远程会诊143次,与中日友好医院完成国家级远程会诊4次,为援鄂医疗队开展远程会诊和技术指导70余次,为省内医疗机构远程教学培训180次,有效提升各地医疗救治水平。
  三是全力开展线上服务。疫情期间,统筹全省各级各类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面向公众开展新冠肺炎免费医疗咨询、实时疫情播报、定点医院导航、疫情防控知识、务工健康申报等服务,助力全省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