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医改专栏

四川省医改动态第6期 -凝心聚力抓改革 强基固本促发展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21-12-27 】 关闭

logo

凝心聚力抓改革 强基固本促发展



  泸县是全国8个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之一、西南地区唯一入选县,是四川省3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国家重点关注县之一,是泸州市唯一的四川省基本药物综合改革试点县。今年以来,泸县认真落实国家深化医改战略部署,按照省、市要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政府主导、区域统筹,推动医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夯实三大基础,强化要素保障,推动卫生事业扩容提质
  (一)打通“肠梗阻”,促进县域资源均衡布局。根据全县医疗机构分布、覆盖人口数量、服务能力强弱等情况,按照“一主、两副、四次、多点”医疗功能定位,组建三个县域医共体,分片统筹区域内镇村医疗机构发展。在县城和玄滩镇、云锦镇建设县人民医院“医疗主中心”,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两个医疗副中心”,强化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和专科学科发展。在潮河、喻寺、云龙和兆雅四个中心卫生院建设“医疗次中心”,加强基层特色科室发展,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水平,所有行政村达标卫生室全覆盖,构建10分钟村级、20分钟镇级、30分钟县级医疗服务圈。
  (二)增加“血小板”,筑牢医疗事业发展基础。面对医疗机构房屋设施老旧、医疗设备不足、信息不互通等发展困局,泸县先后投入10.99亿元建设面积23.5万平方米的公共医疗卫生PPP项目,全面改善医疗机构业务用房,投入5500万元为三个县级医院配置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等设备,投入3000万元为镇级卫生院购置DR、彩超等设备,投入1000余万元购置负压型、急救型等救护车50辆,投入1700万元建成医共体双向转诊、信息集成平台和区域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数据动态监管、信息互联互通。
  (三)瞄准“高精尖”,提升“危急重孕”救治能力。针对人口老年龄化、生育政策带来的危急重症和高危患者大幅增加的现状,建设省级重点专科7个、市级重点专科14个,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打造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今年以来,收治危重孕产妇71人次、危重新生儿306人次,开展脑梗塞静脉溶栓79例、冠脉支架植入术119例、冠脉造影494例,切实降低了心脑血管患者的致残率,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强化三项举措,健全管理体系,推动资源利用高效集约
  (一)同频共振,人员管理“一盘棋”。面对“总量不足”“基层优秀人才不足”等问题,创新人才使用机制,推进县域卫生人才一体化配备管理,实行“县招镇用、镇聘村用、岗编分离”,建立健全“县招县管、镇级流动使用、县镇同考核”和“镇聘镇管,村级流动使用、镇村同考核”的医共体人才招聘、管理、使用体系。今年招聘的274名编外医疗卫生人员,全部在基层流动使用,对考核结果优秀的,优先评先评优和晋级职称。
  (二)对准焦距,财务管理“一本账”。针对分院财务管理不规范、人员业务水平低、核算不及时等财务风险,制定财务集中管理制度,实行医共体财务管理统核统算,优化财务逐级审批流程,总院定标准、分院抓执行,设立医共体事业基金池用于日常支出,并按1万、1-5万、5万以上三个档次,按不同程序报批使用,全面筑牢医共体财务管理防线。医共体建设以来,建立财务审核报销制度12项,开展集中财务审核15次,审核金额8.6923亿元,发现并整改问题15个。
  (三)靶向发力,药械管理“一体化”。针对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困难、部分药品短缺等问题,成立医共体药械采购管理中心,逐步统一医共体用药目录,探索实施药品统一集中采购,建立健全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稳价保供机制,开展全省基本药物综合试点,县镇两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基药使用金额占比均超过试点要求。今年以来,统一采购药品1300余种,医用耗材采购成本同比均实现大幅下降,综合降价比例达10%以上。
  三、构建三种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医疗供给优质便捷
  (一)建设“行政+业务”中心,强化优质服务力度。针对管理松散、业务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泸县在全市率先成立15个县级质控中心和1个指导中心,各医共体通过完善运行机制,成立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七大管理中心”,实行人、财、物“一体化”管理,设立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六大业务中心”,为成员单位提供“同质化”服务,完善“三监管”运行机制,通过信息平台数据分析,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实行全方位监管,实现质控标准统一、检查结果互认。今年以来,医共体开展远程心电诊断11925人、临床检验30559项,同比分别增长27.3%、152.93%。
  (二)推行“上引+下沉”路径,拓宽便捷服务广度。医共体总院通过院校合作、医联体支援、专科联盟合作等途径接好“三支天线”,强化临床一线紧缺人才培养,采取“引进来”,加大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招引,通过以才引才、乡情聚才等方式,让在外人才智力回归、技术回归,提升县级医院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持续开展人才技术“双下沉”,今年以来,总院向分院累计派出专家1251人次,帮助基层开展新项目、新技术54项,诊治门诊患者2388人次,会诊疑难病例3739人次,参与查房和病例讨论811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
  (三)组建“县级+基层”团队,扩展医防融合深度。开展“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组建“1个总院专科医生+1个基层全科医生+N个护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和卫计专干”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强化慢病健康管理,做实做细签约服务,建成“防、控、治”为一体医防体系。开展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基层医疗机构达推荐标准4家、基本标准11家。全面下放“两病”认定权限,常态化开展“两病”认定工作,统一“两病”用药目录,为已认定并符合条件的“两病”患者开具不超过12周的长处方。截至目前,全县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6个,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3.02%。


(泸州市卫生健康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