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医改专栏

四川省医改动态2022年第2期-南充市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加快构建优质高效分级诊疗体系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22-05-18 】 关闭

logo

近年来,南充市紧紧围绕“一般疾病不出市县、头疼脑热不出乡”目标,以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以医联体建设为载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分级诊疗体系。

一、以提升能力为重点,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一是强化省市级医院“主力军”作用。坚持以创等达标为抓手,建成三级医院17所,国省市重点专科128个。支持大型医院适度发展“一院多区”,分别建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新院区和市中心医院江东院区,新增床位4500张,加快推进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妇女儿童中心项目建设。加强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出台岗位激励资金、住房保障等激励政策,实行特聘制度,近3年引进硕(博)士800余名。二是做实县级医院“龙头”作用。全市27所县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新(改、扩)建,新增业务用房面积56万平方米,新增床位8000张。支持华西医院整体托管营山县人民医院,支持市中心医院与嘉陵区政府共建共管嘉陵区人民医院。坚持每3年1个周期,通过重点专科建设、设置联合病房、建立专科联盟等形式,加大对县级医院转诊率较高科室建设,不断增强县级医院“服务主责”能力。三是发挥好基层“健康守门人”作用。近3年累计完成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投入48亿元,198个乡镇卫生院和2753个村卫生室全部完成达标建设,新(改、扩)建医疗业务用房43万平方米。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86.5%的乡镇卫生院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3122个,打造星级服务团队32个。

二、以整合机构为抓手,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一是网格化布局城市医联体。按照“规划发展、分共包段、防治结合、行业监管”原则,依托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南充市中心医院两家省市级三级甲等医院,对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资源进行划片整合,组建两大城市医疗集团,推动集团内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完善双向转诊机制。2021年,医疗集团内上下转诊率同比增长5.64%、4.23%。二是积极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9县(市、区)分别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核心,整合区域内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医疗联合体34个。其中,顺庆区以3家区级医疗机构为牵头单位,开展3+N(N为乡镇卫生院数)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医共体内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耗采购、配送“六统一” 2021年,3家医共体牵头医院诊疗量分别同比增长14.3%、9.24%、7.67%。三是调整优化乡村医疗资源布局。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思路,全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优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和资源深化整合,依托调整后的片区中心镇卫生院,按照二级综合医院标准,统筹实施43个县域医卫次中心建设,加快形成乡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

三、以创新模式为支撑,促进人才技术服务下沉

一是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明确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的诊疗范围,完善市级以上医院的出入院标准、转诊标准和床位上限标准。在加强急诊建设的基础上,严格限定大型医院门诊诊疗量和号源,逐步关停市级医院周末普通门诊和便民门诊。二是发挥医保政策引导作用。完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对符合规定转诊患者连续计算起付线,对下转患者不再重新计算起付线,合理拉开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和报销比例差距。在实施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改革试点中,单列25个基层病种,以基层实施成本定价,全市所有医院收治基层病种患者实行同病同价同付费。三是推动人员技术下沉。全面推行“县招乡用”,2021年基层医疗机构共招录440人,开展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92人。实施高端人才基层行,采取挂职副院长、科主任、坐诊专家等形式下沉三级医院医学博士等高端人才100余人,对口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优质卫生资源最大限度下沉到基层。四是强化信息化支撑保障。大力推进“5G+医疗健康”发展,引导促进市县级公立医院与北京协和、四川华西、重庆新桥等知名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46个。建成互联网医院2家,建立市、县级区域影像、心电、检验、病理集中诊断中心和远程医疗协作网11个,让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支付基层收费标准、享受上级医疗机构专家诊断服务,2021年完成集中诊断190万人次。

通过全方位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优质资源均衡布局和下沉,构建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取得初步成效,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缓解。一是区域医疗高地作用日益凸显。2021年,全市总诊疗量同比增长2.25%,诊疗服务辐射周边市(州)3700万人口,市外就诊量占18.2%。二是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不断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完善,全市县域内就诊率82.02%,基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比达到59.43%,基层出院人数占比为20.83%。三是群众就医获得感明显增强。2021年,全市公立医院门诊费用同比下降0.29%,住院费用增幅控制为3.18%,住院费用药占比下降至21.96%,患者个人自付比下降至27.5%。门诊和出院患者满意率分别达到92.27%、9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