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党建引领促发展 强基固本聚动能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25-03-11 】 关闭

logo

党建引领促发展 强基固本聚动能


    近年来,广元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抓政治统领把方向、抓组织建设固基本、抓典型示范聚动能,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一、以政治统领“铸魂”,把牢党建引领“方向盘”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培元”。全覆盖落实医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列席旁听制度,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头雁”效应,创新“党委—支部—党员”联学联动机制,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在公立医院全覆盖成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创新“青年微讲堂”“兴趣小组”“专业小课堂”等学习载体,推动青年理论武装与业务学习相融互促。二是优化组织体系“壮骨”。推动市县卫生健康行业党委组建全覆盖,成立行业系统党(工)委4个,同步建立完善工作职责、运行规则等制度机制。创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组织架构,探索成立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的领导体制,县委分管常委任总医院党委书记、分管副县长任院长,明晰部门职责,畅通运行机制。三是涵养清风正气“强筋”。以党建引廉、制度筑廉、医德固廉、文化润廉为抓手,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建立完善干部轮岗交流、医药代表接待等制度20余个,指导支部全覆盖设立纪检委员,打造清廉医院点位22个,示范案例医院6个,构筑行业健康发展新风貌。

二、以组织建设“固本”,夯实基层组织“压舱石”

一是建强战斗堡垒。持续开展“超大党支部”和不合理联合党支部排查整改,落实“一科室一支部”设置要求,新成立党支部35个,同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建立公立医院内设机构支部参与科室业务发展、人才引进、薪酬分配、职级晋升、评先评优、设备配置等重大问题决策机制,把好政治关、医德医风关。二是建优骨干队伍。全面推行党员、骨干“双培养”机制,全年在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75名,在党员中培养业务骨干103人。深化临床医技科室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一肩挑”和业务骨干担任党支部书记达100%。实施蜀道红领培育工程,首批培育20名党务工作人员纳入人才库,健全培养、管理、激励、保障等机制,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三是建实工作保障。落实全覆盖建立党建工作机构、全面落实专职党务工作者、全额预算党建经费“三全”保障,在市属三级公立医院探索实行党务干部津贴制度,按月考核并发放。建立党务干部同等条件下干部提拔、职称晋升、评先评优、岗位竞聘“四个优先”机制,畅通党务干部发展渠道。全域落实医院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底绩效考核,倒逼责任落实。

三、以典型引领“聚力”,激发事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抓品牌培育强示范。深入开展“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标杆”建设和党建品牌大比武活动,打造“医心向党 护佑健康”“广承初心 医路同行”“仁和精诚耀初心”“‘五心’党建”等特色品牌,党建品牌矩阵有力构建。累计培育党建工作示范医院省级3家、市级6家,标杆党支部国家级1个、省级8个、市级20个。二是抓人才帮带强支撑。成立市卫生健康人才服务中心,明确人员编制和职能职责,紧紧围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需求和重要环节,构建全方位、全职业生涯服务管理体系。整合党员骨干和省市名医力量,组建“名医服务团”5个,全面推行专家带骨干、党员带职工“双带”机制,指导培育卫生健康领军人才29名,建立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工作站、博士工作室等14个。三是抓作用发挥强效能。持续深化对口支援、“万名医护走基层”等工作,组织党员骨干以驻点接诊、视频会诊等方式,培训医务人员800余人次,开展健康义诊、科普宣传等活动600余场次。深入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亮”活动,在临床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450余个,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医护人员崇尚医德、钻研医术、勇担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