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打工人必看!这8种异常心理现象你中招了吗?

【发布日期:2025-04-28】【关闭】

logo

2025425日至51

是全国第23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活动主题是

“关爱劳动者心理健康”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

《职业病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

    ——职业心理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需为劳动者创造符合职业心理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

第三十五条:定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心理状态评估;

第七十二条:劳动者有权拒绝强令其从事可能危害心理健康的工作。

什么是职业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的种类

根据20241211日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它包括十二大类,135种职业病(包括4项开放性条款)。调整后的目录将于202581日起实施。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一)尘肺病:有矽肺、煤工尘肺等。

(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有过敏性肺炎、棉尘病等。

二、职业性皮肤病:有接触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

三、职业性眼病:有化学性眼部灼伤、白内障(含三硝基甲苯白内障)等。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有噪声聋、铬鼻病等。

五、职业性化学中毒:有汞及其化合物中毒、锰及其化合物中毒等。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有中暑、高原病等。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有外照射急性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等。

八、职业性传染病:有炭疽、森林脑炎、布鲁氏菌病等。

九、职业性肿瘤:有苯所致白血病、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等。

十、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有腕管综合征(限于长时间腕部重复作业或用力作业的制造业工人)、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

十一、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有创伤后应激障碍(限于参与突发事件处置的人民警察、医疗卫生人员、消防救援等应急救援人员)。

十二、其他职业病:有金属烟热、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人员)。

什么是职业心理健康?

职业心理健康是指从业人员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五大方面。

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状态,可以透视职场“病症”,发现职业状态背后深层的心理原因,通过一些缓解和治疗的手段,帮助员工从职业心理焦虑中解脱出来,缓解压力带来的心理伤害,保持职业心理健康。

职业心理健康管理有什么作用?

职业心理健康提升企业软实力。员工心理健康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企业发展需要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情绪,激发他们的正能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八种异常的心理现象

1、疲劳感;

2、焦虑反应;

3、强迫现象;

4、恐怖和对立;

5、疑病现象;

6、偏执和自我牵挂;

7、错觉;

8、自笑、自言自语。

职业病维权的主要法律依据

    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我国制定了职业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分类与目录》等,这些法律法规构成了职业病防治的法律保障体系,为职业病的防治、诊断、鉴定及劳动者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