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互联网+”老年服务体系
(一)丰富老年医养内涵。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建立集“医疗、护理、心理、康复、照护”为一体的院、科两级老年照护管理体系,实行老年医学多学科联合诊疗,为一体多病的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起“个案管理、综合评估、多学科诊疗”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入围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开展的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项目名单。
(二)筑牢老年身心屏障。依托四川省区域精神卫生高地优势,自主设计研发“老年综合评估(CGA)系统”,采用“初筛-入院-评估-动态评估-出院评估”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对老年患者从医学问题、功能状态、社会支持、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截至目前,评估老年人达3.8万余人次。
(三)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狠抓老年医疗质量和安全,针对老年患者大多具有精神类疾病的特点,牵头联合全国精神科前五十知名专家编写《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专家共识》,进一步规范精神专科互联网诊疗工作,提高老年医疗服务效率,为推动“互联网+”老年医养结合服务专业性和标准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编织“互联网+”医养服务网络
(一)搭建智慧医养平台。自主研发集健康数据采集、健康档案管理、健康评估、量表筛查、健康干预、数据监测、远程问诊等功能于一体的自贡市智慧医养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图1),实名动态采集老年人基本信息、疾病数据、身体指标等数据,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医养结合服务,平台获2020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技创新二等奖。2019年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建档12万余人,采集数据990.7万余条。
(二)扩大医养服务供给。在养老院、社区、公园等场所设立智慧医养服务站,配备健康一体机、移动智检箱等设备,与自贡市智慧医养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定期安排医务人员现场坐诊,将医养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图2)。截至目前,投用智慧医养服务站17个,医院与省内外80余家医疗、养老机构签订医养合作协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监测及咨询服务。
(三)探索医养融合路径。充分应用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搭建一张云网融合、多网融合、无线物联融合、网安融合的医养融合新网络。建设智慧病房,发挥移动查房系统、轨道物流系统,创新应用智能手环、智能跌倒风险预警、智慧心身健康亭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为解决医养供需矛盾提供新路径。
三、打造“互联网+”医养服务高地
(一)推动区域资源共享。牵头组建川南渝西老年医学联盟,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8000余万元,打造川南渝西智慧医养中心,发挥智慧医院示范引领作用,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实现区域内诊疗数据共享、带教帮扶,推动川南渝西区域医疗机构间、医生间沟通交流,老年人就诊就医更加便利。
(二)培育老年健康产业。将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以脑科学研究院为平台,建设区域细胞制备中心、治疗中心和细胞库,大力发展细胞治疗产业,提升肿瘤、糖尿病、老年痴呆、中风等难治性疾病治疗效果。
(三)重视老年用品研发。以改善老年患者就医体验为目标,与多家科技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共同研发老年人智能穿戴设备、防跌倒病床、监测雷达等智慧适老产品,帮助医务人员和家属实时掌握老人身体状况及行踪,及时干预突发疾病。截至目前,已取得相关专利28项。
供稿(图):自贡市老年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