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应对社会老龄化
2019年,新津区全面启动“两项改革”,为解决老龄化日益严重问题,同时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全区首家公立医养中心落地成都市新津区宝墩镇公立卫生院文井院区,医养中心位于新津区宝墩镇文井街169号,距离新津城区约9公里,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设养老床位30张,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有养老、医疗服务、照护服务需求的人员。2021年12月正式建成并备案运营。医院以“厚德、仁心、精业、笃行”为院训,以牢固树立大健康服务理念为宗旨,具有“促改革、求创新、谋突破、求发展”精神,努力打造温馨舒适、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的现代化基层医养结合医院。
文井院区 医养中心
医疗方面:医院设有预防保健科、全科医学科、内科、儿科、外科、妇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药剂药械科、病案室、公卫科等10多个临床及医技科室,2024年,医院成功创建特色临床科室(老年病科)。配备DR数字化摄影系统、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洗胃机、口腔综合治疗仪、肺功能检测仪、除颤仪、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急救型救护车、康复训练器材等设备。
老年病科
养老方面:建设后的医养中心分功能区、照护区和营养食堂,功能区设接待大厅、评估室、活动室、康复理疗区;照护区主要设养老房间、餐厅。照护区每间养老房间配备电视、空调、独立卫生间、床头拉绳报警器、感应灯、烟雾报警器等;营养食堂按照《养老机构膳食服务基本规范》标准化建设,可结合入住老人需求个性化定制餐食。
活动大厅、康复训练区
以医疗为根,以养老为本
宝墩医养中心打破了传统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间相互独立、自成系统的格局,跨越了传统养老观念中只强调单一“养”的服务内涵,更加注重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融合,实现医疗区和养老区互联互通,入住老人可根据病情需要,将“医疗”和“养老”融合,进行动态管理,老人生病在医疗区治疗,痊愈后转入康养区颐养,后期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实现医疗、康复、护理一站式全程服务。此模式有别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养老模式,满足住养人员医疗、养老、精神慰藉等多元化需求。
养老房间
1、医疗服务
医养中心采用医学管理模式,不再是原来单纯的养老生活照料,不仅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还为入住老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及慢性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让医疗和养老无缝链接。
医疗服务
2、康复理疗
医养中心配置专业的中医医师和康复理疗师,根据入住人员的需求制定适宜的康复理疗方案,例如针灸、推拿、中药外治等,重点增强手的灵活性、手眼的协调性、对动作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入住人员的日常活动及交流能力。
康复理疗
3、心理健康
医养中心特别重视失能人员的心理健康,经常组织老人一起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加互动和交流加深自我认识,促进老年人积极活动和身心健康的综合发展。另外,中心定期邀请上级专家到医养中心查房指导,并为有需要的住养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文娱活动、上级专家查房指导
4、生活照护
按照《养老机构生活照料服务规范》。医养中心由专业养老护理人员(轮班)为住养人员提供24小时照护服务,确保住养人员生活有品质。
生活照护
同时,医养中心开展居家上门服务,为失智、失能人员提供洗澡、理发、修剪指甲等生活照料,以及生命体征监测、功能维护训练等服务。目前,医养中心共管理居家上门服务人员70人,截至10月31日,提供居家上门服务1793人次。
居家上门服务
社会效应反馈良好
截止目前,宝墩医养中心曾先后荣获成都市2021年度健康城市建设实践十佳案例、四川医养融合示范单位,2023年度成都市服务质量监测评价为良好养老机构,入选2023年成都市示范性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另外,我们关爱老年人健康服务工作先进事迹,先后被市卫健委收录,并荣登省级媒体平台《大众健康报》。
老年人在医疗和生活照料上得到了全面的关怀,同时也能享受到温馨的陪伴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医养结合夯实了“一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老人们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美好的晚年。
供稿(图):成都市新津区卫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