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健康促进中心 > 健康促进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科学解“秘”——老年朋友的难解之痛

【发布日期:2025-07-15 】 关闭


你有没有出现过下面这种情况:

用力排便、憋得满脸通红

在厕所里发出吭哧、吭哧的声音

感觉拉得不得劲~

拉不出来~

拉的不得劲,

罪魁祸首可能是便秘

便秘是一个症候群,表现为一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排便次数减少

排便次数减少

三天没有排便

或者一周排便少于三次

大便干硬

2.大便干硬

3.排便困难

排便费力、排出困难

排便不尽感

(有便意,但排便结束后

仍然感觉没有排干净)

肛门直肠堵塞感

(感觉经常有东西堆在肛门口)

排便费时和需辅助排便

 都是排便困难的表现

老年人便秘不是小事,

要当心这些危害

如果年龄较大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在排便用力时,血压会比平常高,机体的耗氧量增加,容易诱发如心绞痛、心肌梗塞、脑出血、中风猝死等。

同时,长期便秘还会给老人带来很多不适症状,如食欲不佳、疲劳、失眠等,长此以往严重影响老人身心健康。

科学应对,和便秘说“拜拜”!

1.生活方式的调整

会吃:足够的膳食纤维摄入

补充充足的膳食纤维的摄入(≥25 g/d),鲜、嫩的蔬菜瓜果富含可溶性纤维、维生素和水分,这是防治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基础。

会喝:足够的水分摄入

老年人应养成定时和主动饮水的习惯,不要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每天的饮水量以1 500~1 700 ml为宜,每次50~100 ml,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

会动:合理运动

散步、拳操等形式不限,以安全(不跌倒)、不感觉劳累为原则。避免久坐,卧床患者,即便是坐起、站立或能在床边走动,对排便都是有益的。

会排便: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

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建议在晨起或餐后2 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会乐

保持乐观情绪,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导致或加重便秘。

2.合理的用药

●容积性泻药:代表药物有欧车前、麦麸、车前草、甲基纤维素以及聚卡波非钙,是老年人慢性便秘的常用药物。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补充适量水分,以防肠道机械性梗阻)

●渗透性泻剂:乳果糖、硫酸镁、聚乙二醇榜上有名,适用于轻度和中度便秘患者。

(此类药物可能导致腹泻,长期用药需监测电解质情况)

●刺激性泻药:包括含蒽醌类的植物性泻药(大黄、番泻叶、芦荟)、酚酞、蓖麻油等。

(不主张老年患者长期使用,长期应用可造成结肠黑病变)

●润滑性药物:开塞露、石蜡油,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易于排出,适合暂时性便秘者。

(老年人应避免长期使用,否则会出现胃肠道应激性下降,加重便秘)

●促动力药: 伊托必利、莫沙必利,增加肠道动力,促进排便,主要用于排便次数少、粪便干硬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

(促动力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腹泻、腹痛、恶心和头痛等)

●益生菌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与常规泻药联用可提高功能性便秘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本文作者:谢佳林、李艳华(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