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昭化区创新医养结合模式让养老更有“医”靠
近年来,昭化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体系,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一)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医养融合新标杆。
昭化区以卫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示范点,创新构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健康指导+老年康复+老年活动+心理疏导”六位一体的医康养照护体系。该中心打破传统养老模式界限,将中医艾灸、推拿等特色理疗手段融入日常照护,为每位老人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
93岁的王文均老人通过系统康复训练,从常年住院的病患转变为能独立行走、重拾书法爱好的活力长者;吴秀芳老人也在专业治疗下,从卧床不起恢复到能拄拐行走。
(二)专业医疗支撑,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区卫健部门推动医疗机构深度参与养老服务,卫子镇中心卫生院派驻专业团队常驻养老服务中心,提供每日健康监测、用药指导等服务。通过“精准医养照护+中医特色康复”模式,实现“小病不出院、大病直通车”的医疗服务保障。
统计显示,入住老人年住院率下降65%,慢性病控制达标率达82%,真正实现“医养互促、康护结合”。
(三)完善服务体系,扩大服务覆盖面。
目前,该区已建成区级医养结合中心2家、社区医养服务中心3个、老年关爱点1个,累计服务老人超7000人次。各机构均配备专业医护团队,提供健康监护、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中医特色康复治疗、心理健康疏导、文娱社交活动等服务。
基层医疗机构持续开展失能老年人“健康敲门行动”,为居家老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次服务714人,第二次服务675人,累计服务失能老年人1389人次。
(四)强化保障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环境、丰富服务内容,昭化区正逐步构建“医养一体、康护结合、多元供给”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下一步,该区将持续发力,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设施改造、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等举措,全面提升医养机构服务质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养老和医疗服务,使“医养结合”真正成为托起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坚实依靠,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幸福晚年。
二、青川县凉水医养结合中心多举措助推健康老龄化发展
青川县凉水医养结合中心是凉水镇中心卫生院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转型成立的医养结合机构。设置医疗床位26张,养老床位94张,配备有内科、针灸理疗科、康复科医生以及护士、护理员、营养师等组成的专业团队。该中心一直秉承“让老人安心,让儿女舒心,让政府放心,让社会宽心”的宗旨,为凉水辖区的老年人提供老有所依、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安全、优质、实惠的养老、康复服务。
常态化健康宣教,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理念。该中心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个性化健康指导及疾病预防宣传活动。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通过图文讲解、视频演示、互动问答等形式,普及科学养生知识,提升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同时,设立健康宣传栏,发放健康手册,帮助老年人树立“防大于治”的健康理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系统化健康体检,及时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该中心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每年一次的全面、系统的健康体检服务,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心电图、B超等项目。体检结果及时反馈,建立动态健康档案,实现健康数据的持续跟踪。针对异常指标,医护人员提供专业解读和干预建议,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个性化慢病管理,持续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针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通过定期监测、用药指导、饮食调理和运动干预等多维度手段,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配备专职医护人员进行日常随访,记录血压、血糖等关键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特色化适宜技术,努力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老年健康管理中的特色优势,推广针灸、拔罐、艾灸等适宜技术,缓解老年人关节疼痛、失眠、消化不良等常见问题。结合体质辨识,提供中药调理、食疗养生等个性化服务,提升机体免疫力。定期开展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教学,促进气血调和,延缓机能衰退,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健康目标。
凉水医养结合中心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综合服务,构建“医养康护”一体化模式,切实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助力推动健康老龄化发展。
供稿:广元市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