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文件 > 政策解读

《四川省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实施 方案(2024—2030年)》文件解读

logo

一、制定背景

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国所有流行县基本控制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流行”防治目标。2024年4月29日,国家疾控局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国疾控卫免发〔2024〕8号)。按照国家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疾控局会同省委统战部、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等14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四川省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对持续巩固我省重点寄生虫病防治成效,全面推进重点寄生虫病的控制与消除进程,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和防治举措,有效减少寄生虫病危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件内容

《方案》共分目标要求、防治策略和措施、组织实施三部分。

(一)目标要求

到2030年,全省所有包虫病流行县达到疫情控制标准,继续巩固全省消除疟疾成果,进一步降低黑热病公共卫生危害,降低人群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推进土源性线虫病传播控制和阻断进程,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和暴发。分别明确2025年、2030年包虫病、疟疾、黑热病、土源性线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具体防治目标。

(二)防治策略和措施

分4个部分,共19条重点措施:

一是全面推进包虫病综合防治。采取“以传染源控制为主、中间宿主防控与病人规范查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提出强化传染源控制、加强中间宿主管理、规范患者查治和救助、提升包虫病监测质量、深化综合防治和干预区工作、广泛开展公众健康科普、强化包虫病防治能力、改善流行区生活环境等8条具体措施。

二是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采取“及时发现,精准阻传”防止再传播策略,提出提高医疗机构疟疾诊治能力,提高疾控机构疟疾防控能力,加强监测、再传播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提高重点人群防范能力和意识等4条具体措施。

三是降低黑热病公共卫生危害。采取“及时发现和救治患者、传染源和媒介控制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提出提升黑热病诊断救治能力、加强犬只管控和媒介白蛉控制、加强疫情监测和健康科普等3条具体措施。

四是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和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采取“以健康科普为先导、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提出加强传染源控制、完善监测体系、建立综合干预点、开展健康科普等4条具体措施。

(三)组织实施

组织保障方面,强调各地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部门合作、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并逐一明确各部门具体职责分工。工作保障方面,明确财政投入、科研攻关、合作交流等方面保障措施。能力建设方面,提出加强寄生虫病防治机构和专业队伍、各级临床医疗机构、寄生虫病诊断实验室网络、信息化等方面建设要求。

三、贯彻落实

省疾控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各地抓好工作落实,对方案中的目标要求、策略措施等进行效果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困难并解决,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推进重点寄生虫病的控制与消除进程,减少寄生虫病危害,保障群众健康。

(相关链接:关于印发《四川省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