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以“321”党建工作思路为总牵引(“三建”:建强基层组织体系、建优人才培育体系、建实基础保障体系;“两强”: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强化运行管理考核;“一创”:创先锋特色品牌),切实履行党建引领、推动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中医诊疗体系现代化、传承创新区域化、服务模式智慧化”的“郫都范式”。在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位列全国第31名、全国区县级中医医院第1名,连续四年荣膺A等级。
一、筑牢政治根基,引领发展方向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把稳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机制,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医院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二是健全制度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将党建工作要求深度融入医院章程,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及书记院长定期沟通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配套建立督查督办机制,构建“决策-执行-监督-反馈”闭环管理体系,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医院重要决议高效落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三是深化融合互促,服务中心大局。创新实施“党建查房”机制,建立党委班子成员联系临床科室制度,定期深入一线督导学科建设与支部工作实效,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难题。实行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推动党支部职能由单一政治核心向“政治引领、方向把关、人才服务、学科促进”的综合核心深化拓展,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二、锻造先锋队伍,激发组织动能
一是筑牢战斗堡垒,强化头雁引领。坚持“支部建在科室上”,实现38个党支部对全院学科全覆盖。深入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党建、业务“双精通”的支部书记队伍。精心培育“医民同心、健康同行”、“强心通络、内外兼修”、“三七模式”等特色党建品牌,扎实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与“书记项目”,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创新活力与战斗堡垒作用。
二是坚持党管人才,厚植发展优势。严格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构建“领军人才—骨干力量—青年新秀”金字塔式培养梯队,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2025年启动“杏林英才医师”专项培养计划,首批遴选18名培养对象。目前,医院汇聚省中医药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名,拥有国家名医工作室1个,省市级名中医11名;高级职称人员155名,硕博人才227名,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占比超35%,中高级人才储备规模与质量位居同级中医院前列。近年累计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57项,发表SCI论文25篇,获授权专利12项,科研经费总额突破1000万元,研究成果在数量与质量上实现跨越式提升。党员队伍中涌现出“四川省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巾帼建功标兵”、“成都好人”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显著。
三是严明纪律作风,弘扬清正医风。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创新将中医“防—控—养—愈—固”五阶理论融入廉洁治理实践,精心打造“以中医文化润廉”的“五个一”廉政文化阵地,系统构建“五维筑廉”体系,着力塑造“清正党风、清朗院风、清明作风、清廉医风、清新行风”的“杏林清风”品牌。医院获评首批“清廉蓉城建设样本”,助推患者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5%以上。
三、驱动创新实践,赋能发展新局
一是融入学科建设,筑牢发展根基。以肺病科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为龙头,构建“1+7+2+2”(1个国家级+7个省级+2个市级+2个区级)”梯次专科集群体系。创新打造“心衰卒中中心”等五大急危重症一体化救治平台。打造肺病、不孕不育等7个特色专病门诊,联动基层共建“中医外治技术共享平台”,建立中西医MDT协作中心。2025年启动“质量管理年”专项行动,深入实施优势专科集群培育计划,加速推进中西医协同、专病特色突出的专科发展新格局。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优势,大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成功建成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组建并培育PI团队,累计开展临床研究项目13项;创新建立常态化“科研门诊”机制,打通临床问题向科研课题转化的关键路径。医院成功获评“国家PCCM科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入选“省级区域中医康复次中心”建设单位,区域辐射力与影响力显著增强。
二是融入服务优化,提升就医体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服务内涵。精心打造“蒲公英、玉屏风、鹃声、思邈”四支党员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聚焦“患者职工双满意”,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为支撑的“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成功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四级甲等测评,实现诊疗流程数字化、电子病历互通、区域中医药数据共享、医疗服务智慧化“四个100%”覆盖,智慧医院建设达四星级标准,服务效能全面升级。获评四川省首批老年友善医院,连续五年蝉联成都市“五星级工会”称号。
三是融入文化传承,厚植精神沃土。深度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建成集“一园、一台、一屋、一廊、一馆”于一体的党建文化矩阵。组建中医药文化“四君子”护健康队伍,创新推出6位中医药文化大使IP。精心打造“首届中医药文化节”、“药膳养生季”等品牌活动,年均参与逾2万人次;构建多层次中医药特色服务体系(提供124种院内制剂、9种协定处方代茶饮及“一人一方”零方加工),年服务超60万人次。开设“医说就懂”、“古方新用”专栏,联合成都影视城摄制中医药文化网络短剧,品牌曝光量突破百万。系统构建“中医药技术-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服务”三位一体品牌体系,有力营造“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