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向杨勇同志学习(2017年7月归档) > 我们眼中的杨勇

投身卫生防疫 生命铸就忠诚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2-01-21 】 关闭

logo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安全所副所长 许毅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许毅,来自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和杨勇都是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并先后分配到同一单位工作。杨勇是我的领导,也是我的师兄、同事和朋友。

  如今我的好兄长杨勇走了,但与他同事十多年的点点滴滴,以及他的音容笑貌,却仍留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1985年杨勇从华西医科大学卫生系毕业,分配到省卫生防疫站。那时,卫生防疫条件还十分艰苦,常常要自己背着被子,徒步到边远的山区开展工作,当时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戏谑之言:远看是个要饭的,近看是防疫站的。

  毕业到省防疫站后,杨勇选择了最苦最累、主要工作就是在农村管水管粪的环境卫生科,而且一干就是整整十五年!十五年里,他从一个初出校门的毛头小伙逐步成长,1997年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科室负责人后,他很好的协调、团结、带领同志们做好各项工作,并完成多项获奖科研课题。一次,科里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名额出国进修一年,科室本来打算推荐杨勇去,可他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另一名同志。要知道,在80年代,能出国进修是一件多么令人羡慕的事啊。

  做卫生防疫工作,出差对每一个疾控人员来讲那就是家常便饭,在高寒山区、泥泞小路,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酷暑炎夏,哪里有防控工作,哪里就有我们疾控人员的身影,同时也时刻面临着危险。

  1996年前,重庆还没有成立直辖市,需要省里常去酉阳、秀山等地指导检查工作,那时的路况很差,单边路程都要三天,而且道路险峻,是出了名的苦差事。而杨勇总是争着去,他说:我们年轻,这些远地方我们多跑跑,近便的地方让老同志、女同志去。当年的同事们至今也忘不了曾经经历的一场车祸。1998年5月,杨勇和同事们出差途中,车辆翻下了2米多高的沟坎,杨勇当时腿部受伤,鲜血直流。但他爬起来后顾不得查看自己的伤口,而是一瘸一拐的冲到同事们身边,焦急的询问有没有人受伤?不断地安慰大家,并帮助大家把扎到皮肤里的碎玻璃一个个拣出来,但要知道一行人里他受的伤最重啊!

  和杨勇一起共事了十多年,作为我的师长、朋友,他做事做人深深地影响着我。当我埋怨别人时,他会说:豁达一点才能与人友好相处;当我抱怨自己工作太多太忙碌时,他会说:多做一点又怎么了嘛?又累不死;当我与同事有矛盾时,他又会说:你呀,要多看看人家的优点......

  杨勇就是这样。始终豁达镇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1988年10月,组织上要派一批干部到西藏支援工作,那时的西藏通讯、交通都十分不便,特别是在大雪封山的季节,仿佛与世隔绝。由于高原反应,进藏后许多援藏干部不同程度地出现头痛、失眠、呼吸困难、口干舌燥、鼻孔出血等情况。两年下来,不少人都患上了高原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当时,省防疫站要派干部去西藏,本来单位派往西藏的干部名单中没有他,杨勇知道后,主动找到领导,强烈要求援藏,医学科班出身的杨勇,当然知道去西藏后可能会对身体产生的影响,而且当时的他还正处于热恋之中,但他仍然坚持要去。后来,单位领导拗不过他,最终同意了他的要求。援藏期间,杨勇被安排在西藏自治区卫生防疫站卫生科,从事国境卫生检疫、环境卫生等工作。当时的西藏,在开展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监督监测等工作上较内地滞后,作为四川省第三批对口支援西藏卫生防疫站的专家,杨勇把自己在四川的工作经验带到了西藏,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在西藏工作的两年中,他走遍了西藏七个地市区,经常深入到环境艰苦的地区开展卫生监测工作。他采取到现场边工作边培训的方式,手把手指导当地卫生防疫人员。他还经常到山南、林芝、日喀则、那曲、昌都等地区防疫站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培训班,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带给当地卫生人员。高原雪山、茫茫草原……在平均海拔45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一半、号称“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也留下了杨勇坚毅的脚印。

  杨勇性格开朗,平易近人,很快适应了藏区的生活,不仅跟区卫生防疫站的同事们关系好,也跟当地藏族群众和谐相处。在当地,杨勇认识了一位藏族同胞阿加。他家里生活很困难,正打算让自己的小孩停学。杨勇知道后,毫不犹豫把积攒下来准备孝敬父母的100元钱送到阿加的手上,让他赶紧给孩子交学费,还说:“没有钱,就给我说嘛,不能耽误孩子”。100元钱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那是杨勇两个月的工资啊。

  鉴于在援藏期间的突出表现,1989年,杨勇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卫生防病“先进工作者”。1988年10月至1990年5月,近两年的援藏经历让杨勇在西藏艰苦的环境里得到锻炼,磨练出了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也让他对藏族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就在这次玉树抗震救灾期间,在—个地震伤员临时安置点,我亲眼看见他从裤包内取出200元钱,捐给一名地震受伤儿童。

  1999年,凉山州布拖县暴发了霍乱疫情,情况紧急。单位派杨勇带队前往处理疫情,来不及回家准备换洗的衣服,甚至没来得及打个电话告诉亲人一声,杨勇就用最快的速度赶往布拖。疫情现场在乡村,那天风雨很大,道路非常泥泞,汽车根本无法通过。大雨迷糊了双眼,只能摸索着走。雨披根本不管用了,雨水淋湿的裤子紧裹着双腿,雨靴夹着泥浆,腿上像绑了沙袋一样沉重。当地的乡干部到此都不愿再继续带路。但是一想到正在肆虐的疫情和正受疾病威胁的村民,杨勇就不敢松懈!在他的鼓励和带领下,大家咬着牙,顶着风雨,深入到每个病家,检查、消毒、处理直到夜深。

  2005年3月杨勇调任省卫生厅应急办副主任。虽然我们不在一个单位了,但因为工作性质,我们还经常会在各种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中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对我来说,我永远也忘不了今年5月14日这一天,四川省第3批赴玉树抗震救灾的队员结束了在玉树的工作,奉命返回。上午11点,杨勇同志离开玉树前往我省石渠县真达乡,查看当地乡镇卫生院地震受损情况,慰问医疗卫生人员;下午2点,前往石渠县俄多马乡,督查灾后防疫及鼠疫疫情防控等工作;下午5点,又紧急赶赴甘孜县检查指导当地卫生应急工作……

  在回来的路上,我和杨勇同车。因为顺利完成了抗震救灾卫生防疫任务,我们心情很愉快,杨勇笑着对我们说:“在玉树两周多都没有条件洗澡,我们晚上到甘孜县城找一家旅馆,大家好好洗个热水澡。”望着他兄长般慈祥的笑容,我心头暖暖的。晚上8点过,车辆行至石渠县马尼干戈乡境内,刚才还平静的天空突然乌云压顶,暴雨骤降,道路湿滑泥泞,车辆突然失去控制,剧烈甩动,就在这紧要关头,杨勇猛地一扭头对坐在后排的我们喊道:“快抓紧扶手!”,我们下意识抓住了扶手,话音未落,车辆猛地撞向路边界碑,翻滚着冲下公路边的山坡,我瞬间失去了知觉。醒来后,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散落的物品,耳旁还隐隐回荡着杨勇“抓紧扶手”的呼喊。由于杨勇的及时提醒,我们侥幸躲过了死神的魔爪。而他却错失了保护自己的最佳时机,没有来得及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就被巨大的冲击力抛出车外。救援人员找到杨勇时,他早已停止了呼吸。抱着杨勇渐渐冰冷的身躯,我心如刀绞、泪如雨下!我不相信刚才还在有说有笑的战友就这样离我而去,我拉着救援人员哭喊着:“请你们再救救杨主任,救救他吧,别丢下他呀!”但杨勇却再也没有醒过来,他真的去了,他就这样把生命留在了玛尼干戈,留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也留在了他至死坚守的卫生一线。

  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也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炮火连天的战功,有的只是默默无闻、辛勤奉献,但它却是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道坚固防线。杨勇同志多年来坚守在疾病预防控制第一线,用生命铸就忠诚,他把对保护人民健康的满腔热情和对疾控事业的孜孜追求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展示了一名疾控人的奉献精神与无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