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向杨勇同志学习(2017年7月归档) > 向杨勇同志学习

“用生命救援生命”--追记支援玉树殉职的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副主任杨勇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2-01-21 】 关闭

logo

2010年05月28日 08:01  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新华社记者:丛峰 叶建平

  飞雾湿征衣,苍苍烟树寒。

  5月14日,四川省支援玉树灾区的首批医疗卫生救援人员、46岁的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副主任杨勇,在从玉树抗震救灾归来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以身殉职。

  在许多同事眼中,杨勇憨厚老实,遇事总是浅浅一笑,说话不紧不慢,但没有废话。每次从突发事件现场回来,无论多危险、多辛苦,他从不炫耀邀功。人们问:“勇哥,回来啦?处理好了?”他就答:“回来了。处理好了。”再无二话。

  杨勇常对其他应急人员说:“许多人是生是死、是健康是残疾,就看我们应急救治到达的是早还是晚。”他还说:“应急工作是用生命救援生命。选择应急工作,就是选择了献身。”

  从事应急工作5年多,杨勇冲锋在各类突发事件的第一线,为无数人带去了生的希望和健康的快乐,并用自己的生命为应急工作做出了崇高注解。

  驰援玉树,他带病奔赴抗震救灾一线

  救人!救人!救人!

  4月14日,得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杨勇的心猛地一震。

  有着多年应急工作经验的他,主动请战,迅速召集了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省疾控中心等单位的精兵强将,组建首支省级医疗卫生救援队。

  玉树距成都约1200公里,救援队当天下午4点出发,越往里走海拔越高。高原地区气候恶劣,路况复杂恶劣,要翻越许多座海拔4500米左右的大山。路上,许多救援人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啪--”在一座近5000米海拔的大山上,一辆救援车辆突然爆胎。强烈的高原反应,早让杨勇的头犹如撕裂一般。他强忍着疼痛,下车指挥人员进行维修。他的脚在打战,有点站立不稳。

  同行的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胡卫建回忆说:“出发的那天晚上,我就听见杨勇在咳嗽。在高原地区,感冒了非常危险,但他却选择坚持。”

  历经4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医疗队于16日8时抵达玉树灾区。进入震中结古镇后,杨勇更是不顾身体不适,立即与卫生部前方协调组和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争取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我们是来救援的,来找事做的!”杨勇的一句话至今仍永远铭刻在同行的救援人员的脑海中。

  最终,四川省医疗卫生救援队被安排负责当地最大、条件最差的扎西科赛马场安置点和海拔4000多米的隆宝镇等多个乡镇驻点和巡回医疗。

  高原的深夜寒风刺骨,由于出行紧急,救援队只带了16个睡袋和18件大衣,但却有近百人。临睡前,胡卫建悄悄地给患感冒的杨勇拿了一个睡袋,叮嘱他注意身体。

  “我就睡车上,睡袋给那些医务人员吧,他们比我们更辛苦!”话音刚落,杨勇一头钻进了车里。

  在灾区的日日夜夜,杨勇每天都在服止痛药和抗生素。但是,一旦他发现队员出现严重高原反应,都会主动协调当地政府部门,转出治疗,先后送出了40多人。

  在杨勇带领下,四川省医疗救援队先后进入玉树结古镇、隆宝镇等5个乡镇开展医疗巡诊,灾后7天救治伤员4000多人,后期救治各类伤病员4600多人次;作为四川某预备役高炮师预任军官,他还与赶到玉树的野战医疗救援队一起商议抢救伤员、转移危重病人。

  4月23日,杨勇在玉树灾区战斗到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基本结束后,才随大部队撤回。

  再赴灾区,他永远留在了那片熟悉的土地上

  5月14日,玉树震后一个月。

  为保证四川省玉树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换防交接,省卫生厅需派一名干部赶赴玉树现场协调处理。

  “我最熟悉那里的情况,还是让我去吧!”刚从玉树回来仅半个月的杨勇,再一次向厅里主动要求赶赴玉树。

  这是杨勇14日当天的行程表:

  9时,乘机抵达玉树,立即前往四川省医疗卫生防疫点检查指导灾后防疫工作,协调队伍交接换防。

  11时,离开玉树,前往玉树地震的四川重灾区甘孜州石渠县曾达乡,查看当地乡镇卫生院受损情况,并慰问医疗卫生人员。

  14时,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全国海拔最高的石渠县俄多马乡查看国家级鼠疫监测点,指导灾后鼠疫防控工作。

  17时,赶往德格县,指导灾后防疫工作。

  ……

  然而,不幸的是,杨勇等人在途经德格县马尼干戈乡时,突遭暴雨,所乘车辆因道路湿滑发生了侧翻,杨勇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事故发生后,与杨勇情同手足的当地医务人员一边流泪一边尽全力抢救他,许多基层卫生人员和当地农牧民翻山越岭赶来看他,呼唤他:“杨勇大哥,你千万不要走啊!”。

  16日上午,杨勇的遗体送抵成都,近百名群众和许多同事、朋友自发来到高速路口,打着“抗震楷模捐躯玉树、杨勇同志英灵归来”的横幅迎接他。

  过去,杨勇在应急办主要负责鼠疫防控工作,而鼠疫就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边缘的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几年下来,杨勇不知道有多少个日日夜夜在那里奔波、调查。

  四川省卫生厅办公室工作人员邹兵说:“杨勇过去可是一名‘白面书生’,这几年长期在高原山区奔波,皮肤被晒得黝黑,许多人都以为他是藏族同胞。”

  得知杨勇不幸遇难的消息,许多远在几百公里外高原山区的藏族朋友、卫生战线的同事,赶了两天的车来成都为他送行。即使在路上,还一边打电话,一边哭着请求“一定要等我们见他最后一面”。

  “选择应急工作,就是选择了献身”

  有人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杨勇就是这样一个人。

  四川是一个突发事件多发地区,地震、洪水、干旱、雪灾、泥石流、滑坡……鼠疫、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猪链球菌……各类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需要卫生应急工作人员急赴现场。

  自2005年进入应急办工作以来,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从甲型h1n1流感防控到6?5公交车燃烧事件,任何一起突发事件,杨勇总是冲锋在前,被大家称为“拼命三郎”。

  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说,杨勇担任省卫生厅应急办副主任以来,5年多时间,直接参与处理各类突发事件250多起,超过全省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总数的五分之  一,曾先后获得四川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维护藏区稳定模范、全国卫生应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08年5月12日下午,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杨勇的第一个反应是:要了一部车,马上赶到地震局了解情况。一个小时后,正当卫生厅领导和职工们聚集在办公大楼下研究如何应对地震灾情时,杨勇赶了回来,第一个带回准确消息--震中,汶川。这个消息也让卫生救援迅速明确了救援的方向。

  随后,杨勇就和分管厅领导一道率领20余辆救护车和80余名医护人员,火速赶往震中汶川。当天,因山体滑坡道路阻断无法进入,心急如焚的杨勇又连夜转战另一重灾区北川县。

  杨勇平时特别忙,爱人李平就是他的“生活秘书”。一有突发事件,李平常常要给他收拾行李送到厅里。

  “只要是对方喜欢的事情,我们都会相互支持。”李平说。“他走了很悲痛,但他是为了热爱的事业而走的。”

  杨勇与李平结婚20多年,过去他们每年都要出去旅游,家里有许多他们的合影。然而,自从杨勇调入应急办后,旅游就成了这对夫妻奢侈的梦。

  去年6月,是他们夫妻结婚20周年纪念日,原计划回李平老家泸州去探亲。突如其来的6?5公交车燃烧事故,却让他们不得不取消了行程,直到10月才回去。

  “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唯一一次两个人结伴出游。”回想起过去,李平声泪俱下。

  李平告诉记者,杨勇在工作上是“拼命三郎”,在生活上他却喜欢安静,看军旅小说、看报纸是他最大的爱好。

  有一天,杨勇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故事,写的是一位外国丈夫特别爱他的妻子,在每天出门前都会吻一下他的妻子。

  “他每天早出晚归,知道自己在生活上没有照顾好我。”李平说,“自从看了那篇文章,每天上午出门前,他都会悄悄地在我的额头上吻一下……”

  在杨勇家的客厅里,挂着许多根“哈达”,那是他每次从藏区回来,藏区群众送的。

  杨勇走了,但哈达仍在那里随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