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向杨勇同志学习(2017年7月归档) > 向杨勇同志学习

应急路上的急先锋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2-01-21 】 关闭

logo

  “玉树很美,是白云上面的天堂。”

  4月15日,在去玉树震区开展卫生救援的路上,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副主任、赴青海玉树医疗救援队总指挥杨勇对同行者这样说。5月14日,二赴震区的他在指导卫生防疫工作中不幸遇难,永远离开了人世。他的英魂一路直上,去了那个美丽的白云上面的天堂。

  46岁的生命,25年的卫生工作历程,在匆忙的救灾路上戛然而止。这样的死或许并不壮烈,一如他平凡而短暂的一生。

  然而,当他的一生在时间的坐标上和历史的记忆中展开时,你可以发现,他曾是那样地专注于履行自身的责任。他用自己的内敛和努力,为活着的人雕塑了一座精神的丰碑。这座不凡的丰碑上刻着的是:牺牲、奉献、科学、求实、利他。

  牺牲在应急路上

  咳嗽、流涕。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副主任杨勇的感冒很重,直到4月14日还没见好转。4月14日凌晨,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

  在获知消息后的很短时间内,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就做好了开赴地震灾区开展应急医疗救援的一切准备。杨勇主动请缨,于当日下午4时,率领由33名医务人员、7辆救援车组成的省级医疗卫生救援队从成都出发,赶赴玉树。他是这支医疗救援队的总指挥。

  发现他感冒,有人提醒他拖着这样的病躯赴高原救援很危险,杨勇也自知其中的凶险,但他说:“没关系,我们是应急医疗队,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那里,那里需要我们。”

  1200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路,杨勇一路淡化自己的病情,鼓励医疗队队员们克服困难尽快赶路。4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后,救援队于16日晨8时抵达玉树灾区。

  来不及多想,顾不上喘息。到达灾区后,杨勇立即联系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主动要求到伤员最集中、条件最困难的赛马场开展医疗救援。很快,四川省赴玉树抗震救灾医疗人员增加到596人。他与先期到达的甘孜州医疗救援队、石渠县医疗救援队取得联系,把他们和刚刚到达的省级医疗卫生救援队归拢到一起统一管理,迅速搭建好省、地、市三级医疗救援框架,设立11个医疗点,紧张有序开展救治工作。

  杨勇不是医生,不能直接救治伤病员,但他是一个组织指挥者。正是他的忘我工作,把各路救援力量捏合起来,形成拳头,与灾难抗争,从死神手里夺命。灾后第7天,杨勇率领的四川省医疗卫生救援队共救治伤员4013人,后期救治各类伤病员4600余人次,发放药品3.8万余人次,消毒63.57万平方米,提供灾后防病健康咨询4.5万余人次。这期间,杨勇的感冒始终没好,他就每天服用消炎药和止疼药扛着,所幸病情没有加重。4月23日,灾区紧急医疗救援工作基本结束,杨勇随医疗救援队撤回成都。

  然而,在卫生应急这条充满风险的路上,死神却盯住了他。

  5月14日,为保证玉树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顺利换防交接,四川省卫生厅需派一名处级领导赶赴玉树现场协调处理。杨勇在回成都半个多月后再次“抢”下了这个任务。

  当日上午9时左右,杨勇乘机抵达玉树后,立即前往四川省医疗卫生防疫点检查指导灾后防疫工作,协调队伍交接换防。上午11时,杨勇离开玉树前往四川省地震重灾区甘孜州石渠县曾达乡,查看当地乡镇卫生院受损情况,慰问医疗卫生人员。下午2时,他顾不上休息,前往海拔4000多米的石渠县俄多马乡查看国家级鼠疫监测点,指导灾后鼠疫防控工作。下午5时,他又马不停蹄赶往甘孜县,指导灾后防疫工作。当晚8时,他在途中不幸遇难,因公牺牲。

  “应急工作是用生命救援生命。许多人是生是死、是健康是残疾,就看我们应急救治到达是早还是晚。”这是杨勇常说的一句话。杨勇还常说,选择应急工作就是选择了献身。

  5月14日,杨勇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灾区人民,献给了他喜爱的卫生应急事业。他的世界里,从此再也没有了应急救援的喧嚣、忙碌和危险。

  “应急救援不是光凭热情蛮干”

  熟悉杨勇的人都知道,一旦有应急事件需要“冲锋”,他简直就是个拼命三郎。然而他的“冲锋”和拼命,却很少有鲁莽和草率的成分。他常说:“越是应急救援就越是要讲科学。不是光凭热情蛮干。”

  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非典之后。一群有志于应急救援工作的热血之士积极投身于这项全新的制度和体系建设。杨勇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所说的“不蛮干、不乱干”,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工夫下在平时。

  2004年10月,苏林和杨勇一起调入四川省卫生厅应急办工作;2005年3月,两人分别被任命为应急办主任和副主任。苏林说,杨勇对四川省卫生应急事业的最大贡献是,他在勇做卫生应急先锋的同时,始终都在积极推动全省卫生应急体系的基础建设,包括队伍组建、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制度建设、预案制订和应急演练等。

  在具体工作中,杨勇分管卫生应急救援。鼠疫和非典被纳入应急工作内容后,杨勇在第一时间组织编写出这两种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关于卫生应急,最新版的《四川省卫生应急工作指南》中有9项四川省自己制订的预案、方案和相关要求,杨勇都参与了组织撰写。四川省有18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哪个地方的应急工作有实际问题要协调解决,他都会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哪个地方搞卫生应急演练,他能参与的就一定要参与。

  2005年5月7日,四川省卫生厅、阿坝州政府联合举办四川大九寨国际精品旅游区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联合演练,来自省急救中心及成都、绵阳和阿坝的11支“120”急救队伍和“110”、“119”的官兵等共100余人联合展开演练。为了精心准备好这次演练,杨勇不惧严寒和路途遥远,两次率省急救中心、厅应急办工作人员赴现场指导演练筹备工作。从剧本的编排到现场选址,从演练所需的大巴、货车等各类道具的征集到急救药械、担架的准备,从“120”队伍的调集、后备医院的确定到通讯器材的测试,他都要过问,对参演队员提出严格要求。他说:“演练不同于演戏,必须把演练当做真实发生的场景,规范动作、假戏真做,全力以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应急能力和水平的目的。”他还反复强调,应急如同打仗,提高应急能力就是提高战斗力,只有应急队伍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群众的生命和健康才能得到保障。

  在玉树灾区救援工作中,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主任胡卫建任四川省级医疗卫生救援队副总指挥,既是杨勇的得力助手,还是杨勇相交多年的好友。他说,四川灾害多发,2004年到2009年,就发生了990多起各类应急事件。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说,其中,杨勇直接参与处理的突发事件就达250多起。这些应急事件中,尤以2005年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2006年人禽流感疫情,2007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2008年低温冰冻雨雪灾害、藏区维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2009年甲流疫情和“6·5”公交车燃烧事故等的处理干得漂亮。杨勇和他带领的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伍,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灾难现场,分秒必争地抢救生命。这得益于四川卫生应急工作打下的科学救援牢固基础。沈骥说,打牢这个基础,杨勇功不可没。

  按四川省卫生厅要求,今年5月16日至18日,四川省紧急医疗救援应急培训班暨四川省急救技能大赛师资培训班在成都举办。杨勇本来要在培训班开幕式上作大赛部署,但这次他却不能出席了。

  “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并千方百计去解决”

  四川省卫生应急工作由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分管。他要求卫生应急干部对突发事件要有预见性、快速反应性和快速反应的准确性。“杨勇符合这‘三性’要求,他在处理卫生应急事件时既不会延误战机,也不会反应过当,让人放心。”王正荣说。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杨勇正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开会。突然,整个大楼剧烈晃动起来,持续了一分钟才停下。此时,通讯完全中断,手机没了信号。

  一定是什么地方发生地震了,而且离成都不远!为证实判断,杨勇立即赶往省地震局了解情况。

  1小时后,杨勇带回准确信息:汶川、都江堰方向发生强烈地震,破坏巨大。

  2小时后,杨勇协调由21辆救护车、60余名医务人员组成的省医疗应急救援队,在王正荣的率领下挺进灾区,于当晚11时50分左右到达北川开展救援。

  应急救援的一个特点是,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面对什么样的突发情况,永远需要在现场立即解决掉延误救援、杀生夺命的严重问题。

  在第一时间赶至汶川地震救援现场的杨勇就面临着这样的考验:大量房屋倒塌,伤员太多,灾情远远超出预计,救援队所带绷带、骨折固定夹板都不够用。怎么办?杨勇立即决定:将白大褂撕成条当包扎带用;在废墟中找树枝、桌凳劈成木条做临时固定夹板;没有输液架,就动员没有受伤的学生两人一组,轮换举着输液瓶为伤员输液。在后援物资和救援医疗队到来之前,杨勇和首批抵达北川的医疗救援队员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抢救了大批伤员。

  王正荣说,汶川大地震之前,医疗卫生应急工作并没有面临太大的考验。这次地震救援暴露出卫生应急预案考虑不很周全,比如物资如何储备、人员如何培训和调配等,都需要在预案中进一步明确。

  这些事杨勇都记在心里。从汶川震区救援归来后,他积极推动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完善,呼吁增加省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和数量。在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四川省医疗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很快就大为改善。

  有了汶川救援的经验,在玉树震后的医疗卫生救援中,杨勇和他所带领的四川省医疗卫生救援队显得更加有条不紊,但仍暴露出救援力量远距离投放不足的问题。杨勇当时说,下来后他要重点研究这个问题。而今斯人已去,他未竟的事业和心愿,活着的人定会替他完成。(摘自《健康报》6月30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