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医改专栏

四川医改动态2022年第5期-雅安市多措并举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22-12-26 】 关闭

logo

雅安市把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围绕“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提升新效能”目标,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领办雅安市人民医院为抓手,聚焦构建精细化、同质化、一体化“三大服务体系”,打造川西医疗中心、川西医学中心、川西医养服务中心“三大中心”,着力提升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和紧急医疗救援、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

一、打造“三大中心”,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

一是打造川西医疗中心“强龙头”。加强与华西医院深度合作,带动专科建设、医学教育、高原病治疗、人才培养、医疗管理等“六个同质化”发展。推进市人民医院“1+1+N”城市医疗集团模式,组建33个专科联盟,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组建雨城区、名山区、经开区城市医疗集团,推动三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市人民医院建立雅安市高原病质控中心,获批川藏铁路建设医疗保障定点单位,建成西南片区最大的高压氧舱治疗中心。二是打造川西医学中心“壮龙身”。推动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打造特色和优势专科,分别建成省级、市级重点专科20个、138个。天全县等4个县人民医院进入国家“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县医院名单。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提高到35.51%。三是打造川西医养中心“护龙尾”。围绕“做响品牌、做优质量、做大规模、做强队伍”,加快建设全国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市。印发实施《关于加快建设川西医养中心的实施意见》,召开雅安市川西医养中心建设推进会,全力打造川西医养中心建设。市政府3年安排市人才发展资金4500万,用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等卫生人才培养。

二、提升“三大水平”,引领医疗能力新趋势

一是提升疑难、急危重症诊疗水平。以满足重大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微创中心、疑难病诊治中心等“十二大中心”,CMI值、DRG组数、四级手术占比等医疗核心指标持续提升。其中,市人民医院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占比分别由领办前的11.8%、14.5%提高到21.34%、18.1%,完成经远端桡动脉入路冠脉介入治疗等100余项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填补市内乃至川西地区多项医疗技术空白。二是提升川西(川藏)紧急医疗救援水平。立足“前线第一队、救援第一军、后撤第一城”,打造川西(川藏)紧急医疗救治中心,建立“前线驻点—沿线县级医院—雅安市人民医院—华西医院”四级医疗保障体系及陆空立体救援三级转运机制。加强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打通院前院内信息传输通道,实现接诊即分诊、上车即入院,先后在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9·5”泸定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全市推广“石棉模式”,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推动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乡村卫生资源整合聚集和服务模式创新,依托中心镇和特色镇卫生院规划建设12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深化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岗编适度分离”下沉医务人员386人,全面推进“县招乡用”,探索建立县级卫生人才“编制池”。

三、构建“三大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新效能

一是构建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全市16家公立医院全面落实医院章程,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以信息化为支撑,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内部审计机制。定期公开医院相关财务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市人民医院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均开展检验检查结果主动推送及自助查询、移动支付服务,三级以公立医院全部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二是构建同质化医疗管理体系。推动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在市人民医院实行医疗质量管控专项工作一体化PDCA持续改进模式。全市扎实开展“大处方、滥检查、泛耗材”专项整治,采取院内通报、约谈等方式处理医务人员231人次。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人数占出院人数的比例达49.22%,住院药占比控制在22.39%。市人民医院2019年、2020年医院连续两年荣膺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称号。三是构建一体化绩效评价体系。落实“两个允许”,围绕体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以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建立绩效工资总量与医院考核挂钩机制,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一体化。以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暖心服务”、临床检查结果互认、适老化改造等便民利民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看病就医满意度。2021年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患者、员工满意度分别达94.69%、94.97%、87.81%,市人民医院在全省2021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位列第1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