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医改专栏

四川省医改动态第6期-成都高新区网格化城市医联体建设初显成效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23-11-06 】 关闭

logo

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探索构建城市新区“1+N+n”分级诊疗新模式(1:高新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N:参与健康管理的各类医疗资源;n:参与健康管理的非医疗资源,如养老服务、营养膳食、智慧科技、心理健康等),以基层能力提升为核心,一体化管理为路径,以合理化就医秩序为支撑,借力“微网实格”,初步建成“基层服务质量好、上下转诊效率高、患者政府双满意”的网格化城市医联体,为居民提供整合式、全周期、网格化健康服务。

一、构建整合体系,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探索一体化管理。成立高新区管委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网格化医联体建设管理委员会,全面统筹推进医联体工作,每月动态评估优化。办公室设在卫健局(医保局),负责行政资源横向统筹(卫健、医保、财政、人事、市场监管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负责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形成“政府主导、医院牵头、一体推进、资源共享”的医联体管理模式。二是优化医疗资源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构建“一街道多中心、一中心多院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夯实网格化服务载体。完善服务网络,打造“区卫健―三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的四级健康管理网格,以眼健康、慢阻肺等特色项目为抓手,双向转诊为纽带,带动网格内人、财、物、技术、信息资源贯通共享。三是建立保障激励机制。提供政策支持,先后出台医联体实施方案、绩效方案、双向转诊标准等20余项配套政策措施。破除流通障碍,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员聘用制和总额控制下的岗位年薪制,增强人才管理、机构建设的灵活性,促进“人才”跨区域、跨机构合理流动。加大财政投入,2016以来,财政年均投入从3.4亿增加到6.15亿,近三年累计投入专项资金1000余万用于专家下沉、人员培训、远程诊疗等项目建设。

二、提高基层能力,夯实分级基础

一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全国全科医师基层实践基地、四川省社区卫生协会培训基地落地高新。建立人才双向培养激励机制,同质化认证项目39个,培训考评219名基层医务人员。累计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选派36名优秀硕博青年专家挂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带资源抓项目,为上级医院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二是实施技术赋能工程。推动专家下沉帮教、坐诊,累计开设32个基层专家门诊,拓展新业务和新技术57项,打造眼健康、慢阻肺等专科24个,建设住院部4个。深化科研创新合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市中西结合医院联合申报立项市级课题5项。探索将西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为中青年人群纵向随访队列科研实践基地,申报省级课题1项。三是实施信息共享工程。搭建心电、影像、睡眠监测等7大区域远程中心,共享患者资料、电子图书馆、学术培训等资源,成员单位间实现预约服务、号源共享、病历调阅、远程医疗、药品配送等互联互通和诊断结果同质互认。2022年远程心电服务达到6846人次,远程CT总量超8000人次。

三、理顺就医秩序,促进满意就医

一是以“急慢分治”为重点,促进有序双向转诊。构建医院科室-社区中心点对点直联转诊机制,畅通双转绿色通道,2022年医联体内双向转诊3399人次,2023年双向转诊突破700次/月。完善15分钟急诊急救体系,推动胸痛、卒中等重大急性病救治单元建设,提升基层危急重症的快速识别和处置能力,2023年上半年联合救治急性心衰等危急重症121人。二是以“基层首诊”为核心,升华诊疗服务内涵。加快建设眼健康、慢性肺病、癌痛治疗等9大区域特色专病中心,增强基层承接慢病和康复患者转诊能力,明确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责任分工,形成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协同高效分级诊疗体系,居民就近就医意愿明显增强。截至2023年9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人次已超过2021、2022年全年,入院人次同比翻番,扭转了多年来基层诊疗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肖家河呼吸慢病项目获评“2022年全国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规范化建设项目优秀单位”,中和眼健康中心获评2022年城市医学名片成都特色专科三是以“惠民便捷”为初衷,改善居民就医感受。将网格化医联体融入“微网实格”,打造专家社区工作站和特色健康小屋,全区230个家医团队全部“进网入格”,形成“市级专家+家庭医生+网格员”医疗服务力量,打通居民健康“最后一公里”。2023年“微医”累计服务居民33余万人次,完成重点人群随访7余万人次,健康咨询11余万人次。探索优化医联体内联合门诊、远程医疗、门特办理等服务,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负担,3年来医联体内远程诊疗共节省患者医疗支出213万元,高血压门特患者自付及医保付费人均降幅1000余元/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2.5%,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