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医改专栏

米易县深化“八统一”管理 着力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米易模式”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24-04-08 】 关闭

logo

近年来,米易县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推行“八统一”管理为抓手,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构建“资源统一管理、医疗层次分明、专科特色鲜明、业务协同规范”的县域医疗服务新格局,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就近看”,县域内就诊率达93.6%,县域门诊次均费用较改革前下降92元,群众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分别达到95%、96%。

一、建立“管办结合+部门协同”机制,确保三个到位

一是纳入“一把手”工程,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建立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分管县领导具体抓,牵头部门及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工作机制和定期研究推进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顶层设计,确保政策保障到位。组建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县乡公立医疗机构为成员的“1+N”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疗集团),制定医共体章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绩效考核办法、医师下基层积分制考核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确保医共体建设顺利推进。三是明确权责清单,确保部门履责到位。制定县域医共体建设政府、部门、集团3张职责清单,明确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卫生健康局、医疗集团在规划、投入、考核、监管、运行等方面职能职责,并将履职情况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二、推进“集约管理+资源联动”改革,确保八个统一

一是推进人力资源集约管理,实现“编制、岗位、人员”统一。核定医共体编制总量871名,推动120余名医疗卫生人员跨单位流动;推进“县管乡用”改革,采取“聘用+岗位”双合同模式,将262名乡镇卫生院编制纳入“乡镇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定向评价、定向使用”专业技术岗位,新增中、高级岗位41个。二是推进发展要素集约管理,实现“财务、经费、药物”统一。成立医共体财务运营管理中心,实行财务统一管理、集中分户核算,建立财务管理制度9项。出台《米易县医共体基本公卫经费包干管理办法》,实现基本公卫经费按服务常住人口总额预算。统一药械采购,招标确定供应商6家,实现药品耗材“五统一”,药品及时配送率达95%以上。三是推进行政业务同质管理,实现“管理、信息”统一。调配人员40余名,成立医共体党政事务、公共卫生、医疗质控等管理中心,组建质控小组12个,统一开展集团行政管理和医疗质控;建成县乡村一体化信息平台,微信服务号集成推出预约挂号、缴费结算、报告查询等功能。

三、健全“政府保障+优绩优酬”体系,激发三个动力

一是建立“两自主一倾斜”激励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编人员基本工资、基础性绩效、公共卫生服务等经费由财政全额保障,允许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比例,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结余的60%用于人员奖励,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主动性。二是推行“一打包两分包”支付改革。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打包,城乡居民医保门诊、二类门特统筹费用分包给县医疗集团统筹管理使用,激发其主动控费的内生动力。2023年,统筹公卫资金1814万元、医保资金1360万元。三是制定“三培育一保障”人才政策,设立人才培养补助基金和医共体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紧缺人才、高精尖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培育及医共体内部管理,县财政全额保障产、儿科人员经费,激发医疗人才发展活力。

    四、推行“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模式,促进三个提升

    一是建成“六大共享中心”,提升运营效能。建立县域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六大中心”,推行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模式,实现成本统一核算、分级收费管理,检验结果互认。2020年以来,开展影像诊断、远程会诊等30余万次,为群众节约600余万元。二是建强“十大服务中心”,提升服务水平。在牵头医院建立了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明确职能职责,统一流程,形成县域急诊急救一张网,临床服务标准化。县人民医院创建为“三乙”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通过评审,入选四川省“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推广与管理中心”AAA级试点单位,麻醉科等5个科室创建为攀枝花市县级重点专科。三是推行“五项同质管理”,提升服务质效。推行医疗、护理、院感、药事、公卫“五项同质管理”,制定10余项统一质控标准,定期开展专项质控,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23年,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占比、中医药门急诊占比、慢病患者管理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牵头医院人均收入比、床位使用率分别较改革前增长7.7%、3%、6.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