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 芦山强烈地震医疗救援(2017年7月归档) > 医疗卫生工作简讯

牢记使命 坚守职责为灾区人民筑一道健康的墙——记四川省疾控中心芦山应急队(第四十一期)

阅读量: 【发布日期:2013-05-06 】 关闭

logo



  芦山地震发生已经整整9天了,第一批进入灾区的疾控防疫应急队员夙兴夜寐,也已经整整奋战了九个昼夜。为此,中心决定派出第二批人员进行轮换。终于可以让他们回家洗洗澡,换换衣服,看看小家,睡个囫囵觉了。可是震后四个小时就抵达震区一线的中心副主任祝小平、业务处副处长袁珩和环卫所青年骨干刘睿聪等组成的一线应急团队,却依然坚守在震中芦山县,依然竭尽全力地为灾区人民的健康做着力所能及的事......
  时刻准备着,打好每一场战役
灾情如水火,战士要冲锋。地震发生后1小时,中心副主任祝小平,和以往无数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样,在最短时间内迅速集结了中心的卫生应急队员,带上必要的装备物资,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了本次地震的震源地——芦山县。
  在与雅安市和芦山县的有关部门会合后,省市县三级联合成立了抗震救灾卫生防疫指挥部,负责协调各个方面的支援队伍,调配各方送来的卫生应急物资,指挥芦山全县9个乡镇和城区的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从到芦山县的那一刻起,祝小平就没按时吃过一顿饭,没睡过一个完整的觉,甚至没洗过脸,没刷过牙。由于帐篷有限,他一直睡在货车车厢里,把能够平躺休息的机会留给了其他卫生应急队员。他是每天第一个睡觉的人,因为他每次睡觉都是凌晨2、3点钟;同时他又是每天第一个起床的人,不到7点钟,他已经坐在了指挥部的椅子上。地震发生到现在已经9天了,祝小平的嗓子沙哑了,身体消瘦了,甚至有一点蓬头垢面了,但是他依然坚持指挥着地震灾区第一线的灾后防疫工作。他的目的只有一个——确保灾区地震之后无大疫,确保灾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他要打好每一场卫生防疫之战!
  无论多辛苦,牢牢坚守在岗位
  20日8时零2分,强烈的震感使中心业务处副处长袁珩预感到出征的时刻又到了。接到中心的电话后,他立即拿起简单的行装,骑电瓶车从双流住地疾驰13公里赶到中心,迅速与中心应急第一队集结出发。
  到达芦山后,袁珩立即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地震灾区卫生防病工作快速评估,根据当地受灾情况、卫生资源、受损情况、既往传染病疫情等信息,评估当前的公共卫生隐患,并提出需求和建议,为芦山卫生防疫工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指挥部他不仅要负责卫生防病工作的综合协调,还要上报每天收集到卫生防病相关工作信息,分析症状监测和传染病信息,发现异常情况指派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同时,作为专家组成员,在初期他还参与制定和完善了灾区卫生防病工作技术方案,指导各工作组开展现场卫生防病工作。
  由于灾区工作人员少,任务重,袁珩同其他队员一样经常忙得饭都顾不上吃,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早上6点就要起床,有时候半夜3点过刚入睡,支援灾区的消杀等物资到达了,就要起来联系安排。无论救灾防病的前线有多困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疾控战士,有多么辛苦,袁珩始终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将卫生防疫工作落到实处,他们的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舍小家为大家,只愿灾区更平安
  20日清晨,雨后的成都清新静谧。虽然是周末,中心环卫所青年干部刘睿聪却早早起床,忙着装修新房。5月份即将举行婚礼的他,感觉时间对他的宝贵。当他接到通知,将作为中心第一批抗震救灾应急队员奔赴灾区的时候,刘睿聪不但没有一丝迟疑,还激发了他作为一名光荣疾控人的职业责任感:灾区有更多的人需要他,有更重的任务等待他,他相信深爱他的人会支持他,陪伴着他,等待他的凯旋....
  刘睿聪主要负责水样的采集、监测数据的汇总、分析和上报,为收集第一手资料,为前方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他每天与实验室的同志一起工作到深夜。当大家完成一天的工作时,他又坐到电脑前,开始了另一项工作,搜集信息,写工作日志,写前方报道......
  在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时,暂时舍弃自己的小家,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就是为了灾区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