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互动 > 在线访谈
访 谈:四川省健康扶贫“五大行动”新闻通气会
时 间:2017年5月16日(星期二)
嘉 宾: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彦军、南部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爱民
文字实录

  王剑平: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四川省健康扶贫“五大行动”新闻通气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彦军、南部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爱民,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健康扶贫“五大行动”》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参加今天新闻通气会的有:人民日报四川分社、新华社四川分社 、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中央驻川新闻单位和省市新闻单位的记者朋友们。参加今天通气会的还有:省卫生计生委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广安市和南部县的相关负责同志。

  我是省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王剑平。在此,我对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长期以来宣传报道我省卫生计生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剑平:下面,由省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沈骥向大家通报我省健康扶贫“五大行动”进展及成效。

  沈骥:四川贫困群体“量大、面广、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为繁重的6个省份之一。截至2016年,全省380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达184万,占48%,其中患有大病和慢性病人数达72.97万。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我省健康扶贫在政策设计上抓住“五个创新”,具体落实上突出“六个精准”,实现了“补齐七个短板”的重要成效。

  沈骥:一、坚持问题导向,狠抓“五个创新”

  省委、省政府将“医疗救助扶持一批”作为脱贫攻坚“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专门出台《四川省医疗卫生计生扶贫专项方案》、《四川省脱贫攻坚医疗卫生保障实施方案》;省卫计委又制发了33个配套文件,基本织就了完备的健康扶贫制度体系。

  一是紧扣四川现状,创新实施“五大行动”。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统筹兼顾,全方位、系统化地实施“五大行动”。具体来讲,通过贫困人群医疗救助扶持行动,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确保贫困群众“看得起病”;通过贫困地区医疗能力提升行动,确保贫困群众“看得上病”;通过贫困地区卫生人才培植行动,促进基层卫生人才增量提质,确保贫困患者“看得好病”;通过贫困人群公共卫生保障行动,大力加强预防保健,确保贫困群众“少生病”;通过贫困地区生育秩序整治行动,进一步转变民族地区生育观念,遏制“越生越穷、越穷越生”顽疾。“五大行动”紧扣四川贫困现状,打出了一套符合四川实际的组合拳。

  二是系统推进,创新落实“八个100%”。将解决现时所患疾病与预防保健统筹考虑,推动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六项补充医保、医疗扶持、分级诊疗、医疗费用控制、就医社会公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预防保健等八项政策举措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100%全覆盖。

  三是聚焦重点,创新推行“十免四补助”医疗救助。免费开展一般诊疗、院内会诊、住院分娩、白内障手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结核病一线药物治疗、包虫病药物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健康服务和巡回医疗服务、基本医保个人参保;对符合条件的包虫病、残疾儿童、晚期血吸虫病、重症大骨节病给予700元至3万元不等的治疗费用补助。

  四是保障经费,创新建立“两保三救助三基金”医保救助。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基础上,在新增基本医保补助资金中安排资金,建立起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全报销救助;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医药爱心基金”;160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均建立每县300万左右的“卫生扶贫救助基金”;慈善总会建立起贫困人口大病慈善救助基金。通过医保、救助和基金使用,确保贫困患者不因病致贫和返贫。

  五是精准帮扶,创新开展对口支援。实施“三级医院帮县医院、二级医院帮中心卫生院、县帮乡、乡带村”的全方位对口帮扶机制。2016年仅中央、省、市就累计向88个贫困县派驻医务人员4192名,实现对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中心卫生院的支援全覆盖,和对民族地区贫困县妇幼保健、疾控、监督机构的支援全覆盖。对口支援力量全年诊疗贫困地区群众225.2万人次,协助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新技术1228项。

  沈骥:二、下足绣花功夫,紧盯“六个精准”。

  一是精准摸清健康底数。建立起因病致贫返贫63万户184万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数据库,做到精准到户、到人、到病。

  二是精准实施医疗保障。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保,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代缴;县域内住院报销不设起付线,并扩大门诊特殊疾病范围,新增20种康复项目纳入报销范围,遴选九种疾病实施按病种付费。确保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全额报销、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

  三是精准开展医疗服务。按照一次性能治愈、需住院维持治疗、需长期治疗和康复实施分类救治。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贫困患者精准识别,开通专用窗口和绿色通道,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和“一站式结算”服务。

  四是精准实施预防保健。对贫困人口7-64岁人群在脱贫攻坚期内每人免费健康体检一次,“一人一策”实施健康管理。深化健康教育“五进五讲”,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五是精准提升服务能力。精准实施对口帮扶、开通远程诊疗、巡回医疗和义诊。支持贫困地区打破绩效工资总额,建立民族地区优秀人才奖励基金。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考试,新增合格村医9000余名。注重从贫困户子女中免费培养村医,促进卫生人员增量提质。

  六是精准整顿生育秩序。针对凉山、乐山等地政策外多孩率高的问题,强化“一票否决”制,创新实施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对达到生育政策规定数量上限的育龄妇女落实长效节育措施的,每例奖励300元。

  沈骥:三、扶补两手相济,提升“七个短板”

  健康扶贫手段是“扶”,目的在“补”。我省通过健康扶贫,基本补齐了贫困地区的“七个短板”。

  一是“看病难”极大缓解。县域内就诊率从2015年底的80.25%上升到95.51%,贫困地区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100%,有力助推了分级诊疗制度落实。

  二是“看病贵”基本解决。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医疗费用实际个人支付比例由2015年底的18.21%降至1.49%,实现“零支付”或“微支付”,基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顽疾。

  三是传染病高发频发得到纠正。201688个贫困县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较全省均值低7.1%

  四是慢性病管理得到加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别由2015年的49.2%38.2%上升到56.5%50.5%,绝对值和上升幅度均超过全省水平。

  五是基层建设成效显著。2016年五个计划“摘帽县”县人民医院均达到二甲水平,乡镇卫生院达标率100%;计划退出的2437个村卫生室建设达标100%。全省88个贫困县新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75个、卫生院189个、卫生室1945个,已有94.32%的县级医院达二级水平,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分别达98.39%83.08%

  六是基层队伍增量提质。至2016年底,88个贫困县卫计人员总数较2015年增加3.62%,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30余万人次,卫生室村医合格率达96.38%,基本实现村村有合格村医。基层队伍职称和执业资质水平明显提升。

  七是政策外生育得到遏制。生育秩序整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凉山州10个贫困县政策外多孩率从2015年的23.9%降低到17%,下降6.9个百分点。民族地区“越生越穷、越穷越生”顽疾初步遏制。

  主持人:下面有请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彦军介绍广安市健康扶贫工作情况。

  胡彦军: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参加今天的新闻通气会,今天我就向大家把广安的健康扶贫工作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胡彦军:广安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19万,其中因病致贫人口6万,占贫困人口总数的34.9 %2016年,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市3个全省首批脱贫县高标准摘帽、50001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全市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降至4.3万人,同比减少1.7万人。

  第一,强化政策扶持,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充分发挥基本医保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支付的主体作用、专项救助的补充作用和医疗爱心基金的减负作用,用制度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一是强精准。通过发放医疗救助卡、建立医疗救助APP,组织基层卫生计生人员逐户、逐人、逐病核准贫困人口患病情况,建立健康扶贫管理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实施分类精准救治,对大病进行集中救治,对慢病实施签约服务管理,对重病实行政策兜底保障,确保应治尽治、应保尽保。二是保基本。充分发挥医保作用,全额资助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全面实施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免起付线、先诊疗后付费、提高费用报销比例、“一站式”即时结算等倾斜性医保政策和便民服务措施,全市15万人次贫困患者享受“十免四补助”、先诊疗后结算等医疗扶持,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个人自付费用降至6.6%。三是解重困。采取财政支持和社会募集等方式,建立400万元爱心基金,募集2000万元扶贫救助资金。将贫困户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贫困重病患者纳入大病保险,兜底解决贫困患者医疗费用。2016年,通过新农合和其他各类基金补偿(救助)贫困患者住院医疗费用1.16亿元,人民群众对健康扶贫的满意度达95%。到2020年,努力实现全市现有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胡彦军:第二,提升服务能力,让贫困群众看得好病。围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薄弱环节,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的措施,切实增强服务能力。一是上引资源。积极引进华西医院、华西附二医院共建医联体,与28家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区域协同医疗网络,通过专家在位问诊、在线会诊、对口支援、集中治疗、巡回医疗和义诊活动等,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二是下补短板。近年来投入8亿元实施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53个乡镇卫生院、145个贫困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8个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三是内强素质。大力实施卫生人才培植行动,引进医学博士、硕士等医学高层次人才50名,配备169名村医到村卫生室执业,考聘365名医疗技术人员充实到基层服务。大力开展医务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规范化培训和进修学习,以大培训带动大提高,全市培训住院医师283名,培养全科医生212名。四是外争支持。争取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为基层医疗机构捐赠医疗设施设备753台件,价值1.71亿元,165个乡镇卫生院、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施设备显著提档升级。

  胡彦军:第三,打造健康环境,让贫困群众少生病。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优化健康环境,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素质。一是倡导健康新理念。大力开展健康教育进村庄、进学校、进家庭、进夜校、进电视广播、讲卫生习惯、讲疾病预防、讲看病就医、讲减免政策、讲自我保健“五进五讲”活动,积极倡导热爱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新理念。二是养成健康好习惯。强化农村地区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卫生户评选和“四好村”创建,广泛开展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三减三健”行动,农村群众讲卫生重健康逐渐成为习惯。三是织密健康防护网。全面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免费体检,累计为贫困人口免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提供健康管理服务44.3万人次。全面实施农村“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池、建家、建园),极大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累计投资50亿元实施“洁净水”行动,城乡生活污水、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江河湖库内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实现全覆盖,县级以上饮用水资源全部达标。全面推进城市森林、农村森林、水系森林“绿化广安”行动,森林覆盖率达40.5%,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3.5%。深入开展“放心食品”行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达225个。

  下一步,广安将继续以兜底保障为重点,以分类救治为抓手,将健康扶贫精准到人、精准到病,力争2017年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人口1.2万,经过不懈努力,到2020年实现全市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决不让任何人在小康路上因病掉队。

  主持人:下面有请南部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爱民介绍情况。

  任爱民: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感谢你们对南部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现在我把南部县的健康扶贫工作做简要介绍。

  南部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幅员面积2229平方公里,辖71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31万,其中农业人口105万,属国定贫困县。2015年底,全县有贫困村198个、贫困人口1724153677人,贫困发生率5.1%。在“五个一批”中,医疗救助一批27305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0.9%。在健康扶贫实践中,我县探索形成了“四三三”健康扶贫新模式,有效破解了贫困患者“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看不上病”的难题。

  任爱民:第一,筑牢“四道防线”,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不起病”的难题。一是基本医疗保险防线。贫困人口参加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县财政全额兜底。20161月起,贫困患者在县内住院一律免收门槛费,报销比例分别由县级医院70%提高到92%、中心卫生院80%和乡镇卫生院90%统一提高到95%,又在721日后,贫困患者在县内住院的合规费用实行全额报销;慢性疾病患者门诊报销比例由50%提高到90%,最高可报销9000元;将贫困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减轻残疾人医疗费用负担。2016年,全县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共补偿4574万元,补偿率98.5%。二是大病商业保险防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出资,为贫困人口统一购买大病商业保险,贫困群众患大病住院,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累计超过7000元的,由商业保险按50%-80%比例再次报销。2016年,356名贫困人口获得大病商业保险的再次补偿,总费用为148万元,次均补偿4100元。三是民政大病救助防线。对贫困患者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仍然较高的,按剩余医疗费用70%的比例给予民政大病救助,最高限额每人每年6000元。2016年,我县共救助贫困患者527人、发放医疗救助金116.59万元。四是爱心救助基金防线。县红十字会牵头募集医疗爱心扶贫基金300.94万元,对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报销和民政大病救助后,个人负担费用在1000-2000元的由爱心基金按500元的标准再次给予救助,超过2000元的按30%的比例再次给予救助、最高限额每人每年5000元。2016年,共有560名贫困群众享受到500-5000元不等的爱心基金救助。

  任爱民:第二,实施“三大工程”,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不好病”的难题。一是医疗硬件建设工程。2016年,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乙”综合医院;投资1.5亿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3所,配备急需医疗设备1500余台(件);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投入资金453万元完成66个脱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安排资金700万元启动2017年、2018132个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村群众“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二是医疗水平提升工程。近几年,全县通过公开考聘等方式引进医疗专业技术人才200余人。制定了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制度,每个贫困村所在的乡镇卫生院都有一个上级医院“一对一”帮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县乡部分医疗机构与省市人民医院、北京301医院、成都华西、广州珠江等医院合作,建成远程会诊平台,打造品牌科室和特色学科30个。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组建了医联体,让群众少跑冤枉路、少花冤枉钱。目前,县内就诊率同比增长9%,其中贫困患者县内就诊率达95%。三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南部曾经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根据地军民提供食盐保障的重任,被誉为“红色盐乡”,地下水卤盐成分超标,水质问题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一度居高不下。为了彻底根除因水致病、因病致贫的顽疾,我县依托嘉陵江、西河和升钟水库“三大水源”,运用“项目资金+财政补助+社会融资+群众自筹”的多元投入机制,多方整合资金15亿元,实施了“三源六厂九线+N”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目前全县64个乡镇的65万群众用上了和县城一样的安全水、放心水。

  任爱民:第三,建立“三大机制”,着力解决贫困群众“看不上病”的难题。一是动态筛查管理机制。按照全面覆盖、精准到人的要求,依据贫困人口基本数据信息,进村入户摸排,逐户逐人复查,形成了贫困人口医疗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做到“一户一卷、一人一案”和全时跟踪服务。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建档率达100%。二是定期巡查服务机制。按照全面排查、精确到病的要求,我县以县级医疗机构为龙头、以中心卫生院为技术骨干、以乡镇卫生院为主体,组建医疗扶贫服务队深入198个贫困村,免费为贫困群众进行健康体检、集中诊治和后续回访。同时对27305名慢性病、大病患者、残疾人按病种属性、病情轻重、救治缓急等建立专门档案,实行分类救治和管理。2016年,全县单病种康复治疗率达85%以上。三是长效便民惠民机制。按照全面服务、精心治疗的要求,在县乡医疗机构设立贫困患者就医“绿色通道”,实行“先住院后结算”制度,并免收挂号费、注射费、输液费;严格控制医保目录外的药品、诊治项目和医疗服务项目,最大程度减轻贫困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强化公共服务,开展“6+1健康生活进万家”教育活动和“四好”村、“四好”星级示范户创建活动,实施农村“五改三建”,优化农村健康环境,让贫困群众“少生病”。

  通过大打健康扶贫攻坚战,我县贫困群众健康状况和患病就医的救治情况大为改善,基本实现了“平时少生病、看病少花钱、大病有救助、生病不致贫”的目标。2016年,全县完成贫困人口免费体检53677人,诊疗补偿19677人次,县内住院个人次均医疗支出仅为53.03元,较健康扶贫前次均住院医疗支出下降1200元以上;在健康扶贫的推动下,全县198个贫困村退出66个,脱贫85192756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2.52%,顺利通过了省市验收评估。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下步工作中,我县将严格按照全省健康扶贫“五大行动”的总体部署,科学谋划、精准实施,进一步加大健康扶贫工作力度,决不落下一户一人。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下面我们把时间交给在场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积极提问。

  新华社: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想请问一下省卫计委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党、农工党、九三学社界委员,指出围绕当前因病致贫的贫困人群采取靶向治疗,请问我们四川在落实总书记指示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

  沈骥:谢谢新华社的记者,提的很好的问题,今年3月总书记在给我们民进、农工和九三委员的联组讨论的时候,对他们提出靶向治疗这个事儿,专门有一个重要的指示。围绕这个,我们省在一年多工作的基础上,我觉得要采取四个措施来进一步落实我们健康扶贫的针对贫困患者看病就医方面的问题。努力的实现这个靶向治疗,第一个就是要进一步精准的识别贫困人群,分策来维护他的健康,我们将去年建立的380万贫困人群的基础上,今年要扩展到625万这么一个大的人群,是什么意思呢?是要把2014年、2015年已经脱贫的那些人民群众都要纳入这么一个大范围。因为才脱贫的人是很脆弱的,他稍微有一点病或者有点什么问题,很快就要返贫,对他们这625万人全部实行现在的医保和医疗优惠政策。特别是我们还要将他们分为三个组来实现靶向治疗,第一是患病人群,第二是高危人群,第三就是普通人群,患病人群就是让这一群体得到有效救治,让他尽快恢复劳动力,高危人群就是让他高的风险不发生,防止他生病、生大病、早生病,使劳动力不减。第三就是加强健康教育,使他不得病或者是晚得病,长期有很好的身体状况,这是第一个靶向治疗。

  沈骥:第二就是对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将四川省内的贫困患者患病率排名靠前的20位重大疾病全部分个类,对这些病分为三类,第一就是一次性可以救治的,第二是不可以逆转,需要长期维持治疗的,第三就是长期需要康复和维持的。对第一种大病我们能一次性治疗的就要赶快组织专家,争取在贫困地区解决,比如说老年白内障、儿童先心病、肾结石、胆结石等,通过一次手术进行解决。第二类需要长期维护治疗的,我们就要提高这个地方本地医院的能力,他能在基层就能维持门诊治疗,花很少的钱,让他不跑路能得到有效的治疗。第三还是需要长期康复,一些在医院康复,有些在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就是重病慢慢养,能让他养的及时有效,这是第二个靶向治疗。

  第三个就是在巩固“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的基础上,我们对这几个政策之间的衔接,实行了再研究再造,比如基金之间顺序,资金的整合,基金的融合,最终我们要实现对普通的慢性病门诊或者需要重病治疗的病人,他这几个保险能够支撑他90%的支付,他个人的支付一定要低于10%,除了这个,还有些特别重的病人,住院费用特别高,实际上他连10%的支付都有困难,这种我们还是要发挥基金的作用,尽量控制在他可支付的范畴,去年我们是达到了2%左右,我觉得重病的患者特别负担高的在2%左右的控制,这算是一个靶向治疗。

  沈骥:最后一个靶向治疗,就是我们对贫困患者就医的信息管理系统要赶快建立起来,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对他动态的精准管理,他在哪儿看病,在哪里转诊,哪些医院,是怎么实施的最重要监控针对贫困患者的医疗行为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在这些医院大力提倡分级诊疗和严格控费,甚至有些医院要强化现场督导,通过这些有效的措施,使贫困患者的患病就诊既及时又有效,还能最小的负担。

  谢谢。

  人民日报:谢谢主持人,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四川的少数民族地区又大多数比较落后,像四川的四大连片贫困地区,有两个就是少数民族地区,而且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工作又比较受到省里和中央的关注,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到四川团就专门问到了四川彝区脱贫的情况,所以我感觉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健康脱贫是工作当中比较重要的方面,在这个领域我们有没有针对少数民族特点的一些具体举措?

  沈骥:四川是多民族地区,在全国都很典型,而且民族地区的范围比较广,民族类别比较多样,从前年开始,我们健康扶贫的很多重要工作就是针对民族地区进行实施,进行推进。今天你讲到总书记在38号四川团审议的时候,谈到他很担心我们凉山彝族同胞的情况,我觉得这个问题,因为四川民族比较多样,我觉得凉山彝族地区可以给你介绍这么几个方面,或者是我们进一步的举措,来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使凉山地区广大的患者能够有效的治疗和保障。第一个就是要针对这个地区的重大疾病防治来开展工作,在凉山地区主要是三大疾病,在重大地方病需要着力加强防治工作,第一就是艾滋病,第二就是结核病,第三就是血吸虫病。对这三个疾病的防治以及防治的国家投入,疾病防控的相关费用的保障,以及老百姓患这个病之后,基本是免费治疗,我们的政策现在是进一步强化,进一步落实,所以这三个病的防控,肯定会随着精准治疗彝族同胞的病是能够逐渐缓解,得到有效控制。

  沈骥:第二就是在这个地区,我觉得还是计生卫生服务能力比较脆弱,就是承担不了比较大的病的救治问题,我们也是告诉大家,今年中央省和市派的医务人员已经对彝区所有县级综合医院、中医院、中心卫生员、中心卫保院等全覆盖进行对口支援,大医生、大专家,疾控人员都下到基层,同时我们还拿出一些政策给彝区招聘本地医生,培养本地医生,全部使他到位,最终使更多的彝区的老百姓就地能够解决他的一般普通病的救治。

  第三个就是广大彝族地区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问题,风俗的问题,还有地理人文环境的因素,我们在这个地区今后一段时间要大力的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我们搞了一个行动,健康教育“五进五讲”,进村庄、进学校,进家庭、进夜校,进广播电视,还要五讲,要号召广大农牧民讲卫生习惯,讲疾病防控,讲看病就医的知识,讲自我保健,同时我们在这个地方还搞了“五洗、五不做、三适应、三加热、三勤做”,这几个事可能报纸上还真要宣传一下,这在其他地方,我看都有这些问题,广大农牧民,基层房子修好了,但是“五洗”要洗澡,漱口等,“五不做”就是在这个地区还是鲁莽驾驶,乱扔垃圾,不卫生的丧葬,不洁大小便等,这五个不能做,“三适量”就是劳动适量合理,饮食适量多样,研究适量要节制,“三加热”就是所有事物著熟,生水烧开,隔夜食物再吃的时候一定要加热,“三勤做”就是打扫卫生等,通过移风易俗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最后在彝区要深入开展剩余秩序整治行动,进行制度的安排和管理,动员群众自发的来节育,来健康避孕,来科学生育。

  四川日报:我想问一个比较具体一点的问题,我们在扶贫的采访中碰到发生一些这样的情况,在我们贫困人口住院资料的政策出台之后,有一些贫困人口不需要住院的,也非常强烈的要求住院,我想问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样应对?

  沈骥:在去年以来,我们有一些地方针对一些贫困患者的确很贫困的情况,实他的费就全免了,在这个情况下,比较大的激活了在这个地区贫困患者们看病就医需求,本来是一个好事儿,但同时就带来了过度医疗,甚至是不合理医疗的风险,的确有些病人没有达到住院的指征就要求住院治疗,有些人已经控制好了疾病不需要服药了,他要求服药,甚至有些人开了药不服,造成浪费。今年我们认真的和各个基层的医务人员一起研究对策,深入到田间地头,入户了解群众就医的规律和问题。

  第一,在新一年的健康扶贫专项实施方案中,我们已经明确了一般情况下不会提供“零支付”这个政策,而是力争将群众的医疗负担,他个人支付的比例下降到10%以内,有些费用很贵的大疾病,还可以下降到更低一点,但是为了防止过度医疗,我们不提“零支付”,同时我们还在其他政策上给予补充和支撑费用,节省了更多的费用,或者调整了更多的费用,来完善其他基本政策,比如说去年我们只针对380万人医疗救助和医疗扶持,今年是625万,使刚刚脱贫的病人也能脱贫“回头看”,继续享受好的医疗。

  沈骥:第二,将原来两年进行一次体检,针对部分人体检,部分人不体检,所有我们62514年以后脱贫的贫困人群,在五年的脱贫攻坚期内每人体检一次,体检有异常的情况,还根据情况可以随着医疗行为的开展活动,再次体检,这样就很好的节省了更多的资金,来惠及全部贫困人群。

  第三,在能力建设上,对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也提出明确的要求,要建好医院,最后就是生育秩序的政治,我们从12个县拓展到27个县,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力争堵住。所以扶贫脱贫攻坚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路上的时候,要不断的深入基层,不断了解实情,不断完善政策,使我们的健康扶贫的政策更加精准,更加靶向。

  谢谢。

  家庭生活报:在推进基层精准扶贫工作中,请问广安市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效果如何?

  胡彦军:我们都知道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是健康扶贫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又存在着条件差、能力弱的问题,也是我们健康扶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因此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健康扶贫工作的成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从这样一些方面来提升我们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

  第一个方面,改善基础设施,我们近年来先后投入8个亿,加强对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新建改建扩建业务用房超过25万平米,去年我们落实了3000万元,对53个乡镇,145个村卫生室,进行标准化的建设。同时我们还通过向上向外的积极争取,争取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对我们广安捐赠了753台(件)的医疗设备。

  胡彦军:第二个方面,提升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一个是对县级医疗机构增设8个临床重点专科,通过这些专科的设立,确保两百多种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在现有范围内,也就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能够诊治,让贫困患者在基层就诊率达到95%,同时还投入一千多万元建立了远程会诊的体系,通过远程会诊来解决我们基层技术能力薄弱的问题,在2016年,我们的远程会诊达到了150例,同时对远程的影像诊断达到了1550例。

  第三个方面,提升基层的诊疗水平,我们采取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整体托管方式,建立了县乡村一体化管理体系,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同时,加大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培养,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在2016年公开选聘了365名的医务卫生人员来充实基层一线,以此来壮大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

  我就做这样一个回答,谢谢。

  人民网:南部即将摘掉戴了30年的贫困县帽子,请介绍一下南部在摘帽后如何避免“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任爱民:摘掉贫困县帽子,并不等于扶贫工作已经画上句号。当前,在农村“因病致贫”是贫困户脱贫后再次返贫的主要因素之一。为防止脱贫后返贫,我们在工作上坚持“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的基本要求,既立足“摘帽”当前,又着眼“小康”长远,保证健康扶贫措施和成果不仅在脱贫攻坚期管用,更要让贫困群众长期受益。

  一是强化财政兜底保障。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健康扶贫的瓶颈问题,落实县级财政健康扶贫投入责任,强化“九免一补助”、民政大病救助等政策兜底保障,让脱贫群众继续享受健康扶贫政策。2017年,我县财政安排资金1560万元为贫困群众(包括脱贫退出的)购买了基本医疗保险,全面落实医疗救助政策,最大限度地防止“因病返贫”。

  任爱民:二是努力营造健康环境。坚持生态立县,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推进绿色发展、建设亲水南部。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目标,深化“四好”村、“四好”星级示范户创建活动,实施农村“五改三建”,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开展“6+1健康生活进万家”教育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杜绝造成疾患的外部因素,让贫困群众“少生病”。2016年,我县环保投入15.7亿元,扶贫投入6.15亿元,实现易地搬迁23357822人,危房改造9410户,极大的改善了人居环境。

  三是坚持“四三三”健康扶贫模式。我县将继续筑牢“四道防线”,大力实施“三大工程”,不断强化“三大机制”,让贫困群众享受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扶贫红利,帮助恢复劳动能力,减少医疗费用负担,拓宽产业增收门路,增加家庭经济收入,达到“平时少生病、看病少花钱、大病有救助、生病不返贫”的目的。谢谢人民网记者的提问。

  主持人:谢谢,因为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们新闻通气会就到此结束!